哪些因素會誘發單純性牙周炎的出現呢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單純性牙周炎是一種生活中的多發性疾病,而且在口腔疾病當中的發病率特別的高,給很多的患者朋友帶來的傷害,我們需要深入的去了解誘發單純性牙周炎出現的原因才行,到底有什么樣的因素會誘發單純性牙周炎的出現呢,往下看來了解一下吧。
誘發單純性牙周炎的病因: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沖洗等去除。現已公認,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積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齦上牙石位于齦緣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頸部沉積較多,特別在大涎腺導管開口相對處如上頜磨牙的頰側和下頜前牙的舌側沉積更多。齦下牙石位于齦緣以下、齦袋或牙周袋內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視,必須用探針探查,方能知其沉積部位和沉積量。齦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鄰面和舌面較多。
齦上牙石中無機鹽的主要來源是唾液中的鈣、磷等礦物鹽。齦下牙石主要是齦溝液和滲出物提供礦物鹽。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危害,主要是它構成了菌斑附著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牙石本身妨礙了口腔衛生的維護,從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對牙齦組織形成刺激。
(3)創傷性咬合,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稱為創傷性咬合。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癥過程。
治療牙周炎的辦法:
1.清除菌斑生物膜,控制感染 牙菌斑和礦化后形成的牙石是導致牙周感染的根本原因,因此清除牙面的細菌生物膜和牙石是控制牙周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礎的治療。
2.牙周手術 基礎治療后6~8周,應復查療效,若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且探診仍有出血,或有些部位的牙石難以清徹底除,可視情況決定再次刮治,或需進行牙周翻瓣手術。
3.建立平衡的合關系 可通過松動牙的結扎或粘結固定、各種夾板、調合等治療使患牙消除繼發性或原發性咬合創傷而減輕動度,改善咀嚼功能并有利于組織修復。
4.全身治療 大多數患者在齦下清創術后,牙周組織能順利恢復健康狀態,不需使用抗菌藥物。少數對基礎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可適當的局部或全身應用抗菌藥物。
5.拔除患牙 對有深牙周袋、過于松動的嚴重患牙,如已確定無保留價值,應盡早拔除
6.療效維護和防止復發 大多數慢性牙周炎在經過恰當的治療后,炎癥消退,病情得到控制。為了防止復發,應在基礎治療結束時即進入維護期。
我們了解到了上面的相關知識之后,特別清楚的認識到了單純性牙周炎的誘發因素有哪些了,單純性牙周炎帶給患者的痛苦是很嚴重的,導致牙齦出血,而且在進食的時候也會有疼痛的癥狀出現,在生活中我們需要保護自己的口腔健康,進行該病的預防。
查看更多關于哪些因素會誘發單純性牙周炎的出現呢的相關常識>>
- 單純性牙周炎治療方法 |
- 單純性牙周炎病因 |
- 單純性牙周炎飲食 |
- 單純性牙周炎專家 |
- 單純性牙周炎醫院
- 單純性牙周炎治療指南 |
- 單純性牙周炎癥狀 |
- 單純性牙周炎檢查 |
- 視頻 |
- 單純性牙周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