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抽動癥的藥物有哪些
時間:2015-08-10來源:求醫網
目前是幼兒多發抽動癥的高發時期,現在孩子這種情況是越來越多了,抽動癥作為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其危害還是很多的。抽動癥在臨床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其發展的速度快,據介紹,臨床上如果患者出現了非常嚴重明顯的抽動,說明對患者產生的危害已經很嚴重了,在治療抽動癥的藥物有哪些呢?
治療抽動癥的藥物有哪些?
1、氟哌啶醇治療抽動癥的作用與副作用
氟哌啶醇是多巴胺受體阻滯劑,有較強的多巴胺受體阻滯作用,是一種有效的抗抽動藥物。往往作為優選應用于臨床。有效率在70%左右。因其副作用較大,用藥應從小劑量開始,并以個體化為原則。
氟哌啶醇的副作用嚴重程度與藥物劑量成正比,一般減量及停藥可使副作用減輕或消失。常見副作用有嗜睡、乏力、頭昏、便秘、心動過速、排尿困難、錐體外系反應如急性肌張力障礙、靜坐不能、帕金森樣震顫等。在治療數周及數月,可能出現震顫、動作緩慢、面具臉、肌肉強直、步態異常、流口水等。嗜睡同時伴有易激惹也是氟哌啶醇的常見副作用。由于嗜睡、反應遲緩,時間長則患兒治療遲鈍,影響生活和學習。如果與認知障礙同時出現則可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另外,一些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出現與劑量有關的抑郁癥狀,包括悲傷、哭泣、乏力、生活無趣等,不少人出現食欲亢進,體重增長。避免耽誤病情,直接咨詢專家是捷徑!
2、哌米清治療抽動癥的作用與副作用
哌米清又叫匹末齊特。是一種選擇性中樞多巴胺受體阻滯劑。主要作用是阻滯突觸后的多巴胺受體。在歐美廣泛用于精神病及多發性抽動癥的治療。
在治療多發性抽動癥的同時哌米清的副作用除有嗜睡、抑郁、靜坐不能、帕金森癥狀、急性肌張力障礙等與氟哌啶醇類似可用安坦糾正外,還要警惕心臟副作用。
3、泰必利治療抽動癥的作用與副作用
泰必利主要作用于中腦邊緣系統,具有選擇阻滯多巴胺受體的作用。抗抽動作用不及氟哌啶醇,但副作用相對較小,易于耐受,為國內優選藥物之一。一般不耐受氟哌啶醇的患者應用泰必利能取得效果。但是用藥時間很長,有的要維持用藥幾年,甚至終身服藥。
泰必利的副作用常見有頭昏、乏力、嗜睡、胃腸道反應、發胖、閉經等。如果藥物過量,可致神經遏制作用,出現嗜睡、運動不協調等,較長時間服藥需要檢查肝功能。
4、胃復安治療抽動癥的作用及副作用
胃復安又叫滅吐靈,臨床應用時間較長,主要用于中樞性鎮吐。屬多巴胺D2受體阻滯劑,作用于延髓催吐感受器。對中樞系統其他部位的作用較小。基于其為多巴胺受體阻滯劑,近年來,有人用其治療多發性抽動癥,取得一定效果。
其副作用為輕微思睡、疲倦、口干。
5、利培酮治療抽動癥的作用及副作用
利培酮商品名叫維思通,與多巴胺能受體及5-羥色胺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從而可以阻滯他們的作用。同時可以遏制中樞去甲腎上腺素的功能,故可用于治療多發性抽動癥。
利培酮與氟哌啶醇比較錐體外系統副作用較少。其常見副作用為失眠、焦慮、易激惹、頭痛、體重增加。少見的有嗜睡、疲勞、頭昏、注意力下降、消化不良、便秘、腹痛、過敏性皮疹等。如果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繼續用藥,在1~2周內可自行減輕和緩解;當副作用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時,應減量;過敏時停藥。
6、可樂定治療抽動癥的作用及副作用
可樂定又名可樂寧。作用于中樞神經洗頭膏,遏制藍斑區突出前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而使抽動癥狀減輕,并能改善并存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癥狀。
可樂定副作用主要是嗜睡,在治療的早期出現,幾周后可減輕。其次是易激惹,口干、失眠、心率增快等。大劑量可出現低血壓。少數可有心電圖的改變。用藥期間注意監測脈搏、血壓、心電圖。有異常時可調整劑量,但注意不能驟然停藥,以免出現抗藥反應,如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多汗、煩躁不安、抽動癥狀加重等。亦有報告可引起糖尿病。
此外,治療抽動癥的藥物還有丙戊酸鈉、氯硝安定、肌苷、干擾素等,但都有其相應的毒副作用,且不能立即停藥。
治療抽動癥的藥物有哪些?西醫治療時必須通過藥物的服用來達到輔助治療效果,慢性抽動癥患兒在服用藥物治療時一定要有連續性,一旦停藥,抽動癥狀可能會復發,家長需要向醫生進行詳細的咨詢。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抽動癥的藥物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