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喉喘鳴的防治措施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網
先天性喉喘鳴是由于嬰幼兒因喉部組織軟弱松弛、吸氣時候組織塌陷、喉腔變小所引起的喉鳴,亦稱喉軟骨軟化。常發生于出生后不久或者出生幾個月后。日常生活中,家長們需要做好防治措施。
若癥狀不重,先天性喉鳴一般至2~3歲常能自愈,故可告其家屬解除顧慮,平時注意預防受涼及受驚,以免發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痙攣,加劇喉阻塞。如發作較重,吸氣困難,可調整嬰兒體位,取側臥位可減輕癥狀,偶有嚴重喉阻塞者,需行氣管切開術。
有的小兒因吸入異物,如瓜子殼、花生米等,可突然發生劇烈的咳嗽、憋氣、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多見于1~3歲的小兒。這種情況必須及時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并在支氣管鏡下取出異物,以免異物堵塞氣管而引起肺不張,時間長了還會并發肺部反復感染,有生命危險。
查看更多關于先天性喉喘鳴的防治措施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先天性喉喘鳴治療方法 |
- 先天性喉喘鳴病因 |
- 先天性喉喘鳴飲食 |
- 先天性喉喘鳴專家 |
- 先天性喉喘鳴醫院
- 先天性喉喘鳴治療指南 |
- 先天性喉喘鳴癥狀 |
- 先天性喉喘鳴檢查 |
- 視頻 |
- 先天性喉喘鳴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