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護理及預后工作怎么做
時間:2015-02-01來源:求醫網
(一)維護呼吸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治肺部感染,應按時翻身、變換體位、協助排痰,必要時作氣管切開,如呼吸功能不全、可酌情作輔助呼吸。注意保暖,必要時予以抗生素。
(二)褥瘡的防治:
1、褥瘡的預防和護理
(1)避免局部受壓。每2小時翻身一次,動作應輕柔,同時按摩受壓部位。對骨骼突起處及易受壓部位可用氣圈、棉圈、海綿等墊起加以保護。
(2)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大小便失禁和出汗過多者,要經常用溫水擦洗背部和臀部,在洗凈后敷以滑石粉。
(3)保持床面平坦、整潔、柔軟。
2、褥瘡的治療與護理。主要是不再使局部受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強創面處理。
(1)局部皮膚紅腫、壓力解除后不能恢復者,用50%酒精局部按摩,2~4次/d,紅外線照射10~15分鐘,1/d。
(2)皮膚紫紅、水腫、起皰時,在無菌操作下抽吸液體、涂以龍膽紫、紅外線照射2/d。
(3)水皰破裂、淺度潰爛時,創面換藥,可選用抗生素軟膏,復蓋無菌紗布。
(4)壞死組織形成、深度潰瘍、感染明顯時,應切除壞死組織,注意有無死腔,并用1:2000過錳酸鉀或雙氧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進行清洗和濕敷,傷面換藥,紅外線照射。創面水腫時,可用高滲鹽水濕敷。如創面清潔、炎癥已消退,可局部照射紫外線,用魚肝油紗布外敷,促進肉芽生長,以利愈合,如創面過大,可植皮。
(三)尿潴留及泌尿道感染的防治:尿潴留階段,在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管,每4小時放尿一次,并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4%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沖洗膀胱,2/d。鼓勵病人多飲水,及時清洗尿道口分泌物和保持尿道口清潔。每周更換導管一次。泌尿道發生感染時,應選用抗生素。
(四)預防便秘:鼓勵病人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并可服緩瀉劑,必要時灌腸。
(五)預防肢體攣縮畸形,促進機能恢復:應及時地變換體位和努力避免發生屈曲性癱瘓。如病人仰臥時宜將其癱肢的髖、膝部置于外展伸直位,避免固定于內收半屈位過久。注意防止足下垂,并可間歇地使病人取俯臥位,以促進軀體的的伸長反射。早期進行肢體的被動活動和自主運動,并積極配合按摩、理療和體療等。
查看更多關于急性脊髓炎的護理及預后工作怎么做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