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婦科腫瘤的日常因素有哪些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染色體畸變與組織學相比,染色體異常病例中全部組織學均顯示為良性腫瘤,同為良性腫瘤但染色體卻表現了一定程度的異質性,具有特殊組織學類型的子宮肌瘤發現有80%核型異常,而組織學典型病例染色體核型異常者相對較少。細胞遺傳學的多相性提示在婦科腫瘤發生中可能涉及許多不同的體細胞突變。在日常生活中,導致婦科腫瘤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一、生活因素
1、飲食及營養素:女性腫瘤中,60%與飲食營養有關。如脂肪攝入過多使卵巢癌增多50%;喝咖啡40年以上使卵巢癌增加3.4倍等。
2、煙酒:實驗表明:設不吸煙者患子宮頸鱗癌的RR為1.00,則日吸煙10—29支者的RR為1.82,日吸≥30支的RR為2.56,P<0.001。被動吸煙者,之rr近似。< p="">
3、性行為、性傳播疾病和男方因素:江西普查結果:≤19歲結婚,其葡萄胎患病率為514/10萬,≥30歲結婚為89/10萬。北京(1979)普查:<20歲結婚,其子宮頸癌患病率為159/10萬,21—25歲結婚,此率為41/10萬,結婚年齡≥26歲,此率則下降至22/10萬。
4、節育措施:口服避孕藥有保護卵巢不長癌的作用。
5、文體活動:缺乏文體活動易患子宮內膜癌(Littman,2001)。
二、衛生學與醫學因素
1、衛生工作政策:國家政策對民生的關注,可明顯減低癌癥的患病率。如大力開展疾病普查普治等項工作。
2、診治問題:早發現,早治療。術后化療、放療“治療不足”是癌瘤復發的主要原因。
3、外源性女性激素:單純雌激素代替療法使子宮內膜癌發生率RR增至4.1。50歲以上婦女單用雌激素5年,其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為1%,而使用10年或以上,此率升至36%。
查看更多關于導致婦科腫瘤的日常因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