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
中醫治療腎炎的方法
發病多年的腎炎能治好嗎?腎炎的病因比較多,給患者的健康帶來的危害也很大,不慎得了腎炎一定要盡快治療.治療腎炎的同時,患者們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腎炎的方法:
中醫中藥治療腎炎副作用小,注重腎臟的修復和保護,還具有標本兼治的效果。
風熱型:發熱不惡寒、咽喉腫痛,面部輕度浮腫,舌苔薄黃,尿短赤澀,可見肉眼血尿。治則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濕熱型;可有發熱、唇干口苦、舌苔黃、脈滑數、尿少色紅、頭面或全身浮腫。治則清熱利濕或清熱解毒。
風寒型:發病急,惡寒、發熱、咳嗽、頭面浮腫、尿少、血壓高、舌苔薄白、脈浮緊。治則宣肺利水。
一、藥物調理法
1.常用驗方
(1)玉米須50克,車前子20克(布包),生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適用于有水腫患者。
(2)黃芪50克,大棗15枚。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適用于氣血虧虛,血漿蛋白偏低患者。
(3)大黃5~10克,滾開水沖服。適用于大便秘結而有氮質血癥者,保持大便每日2至3次即可。
2.中成藥方
可服用腎炎四味片,每次服6~8片,每天3次。必要時須配合利尿藥治療。
二、針灸調養法
1.體針療法
取穴三焦俞、腎俞、水分、氣海、復溜等,急性者加肺俞、列缺、合谷、風池、大椎;慢性者加脾俞、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上述穴位,每選3~7穴,急性者用瀉法,慢性者用補法,且均可酌情施灸,間日1次,10次為1療程。
2.耳針療法
取腎、脾、膀胱為主穴,水腫明顯者加交感、神門等,有高血壓者加神門、皮質下、內分泌。可留針0.5~1小時,每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其他療法
1、推拿調養法
取俯臥位,以捏法在膀胱經和督脈循行線上施行手法,每一手法由3遍增至5遍,多用輕緩的補法。也可做搓腰動作,用兩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搓,交替左右搓擦,動作要快而有勁,使局部發熱。還可在腎俞、氣海俞、大腸俞、小腸俞、腰俞、腰眼、命門等用力按揉,以酸脹為度。仰臥位時,在腹部氣海、關元等穴揉摩,以局部發熱為度。
2、氣功療法
宜行閉氣入靜功。行功要領:夜間4時起床,喝溫開水300毫升,排尿。然后到室外開闊的地方,面南而立,雙手半握拳,拳心向內,全身放松,排除雜念,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逆式呼吸,用鼻吸氣,吸氣時特需擴胸,提肛門,提外腎,舌尖輕抵上腭,用意念引氣至百會穴。吸完氣后,閉氣,閉氣結束,舌尖緩慢放下,把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并用意念送至丹田。這時全身放松、口鼻同時呼氣,微微鼓腹,意守丹田。如此反復練7遍為一段。休息片刻,如上法再練一段.每天練1~2小時。練功時不能硬吸猛呼,閉氣時間也不宜過長。
- 友情鏈接:
- 腎炎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