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膿腫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9-24來源:求醫網
相信大家對肛周膿腫并不是很了解,這是一種發病率不高的疾病,這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所以大家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更是知之甚少,于是收集了一些有關肛周膿腫這種疾病應該怎樣治療的文章,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下面是具體介紹肛周膿腫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對于各種不同類型的肛周膿腫,其治療原則通常是一致的,即最主要的就是及時切開排膿,并做到引流通暢,以及全程的抗炎治療措施。而不同的只是切開時切口的選擇、引流方式的選擇以及抗炎藥物的選擇。肛門周圍皮下膿腫可行單純的切開,直腸粘膜下膿腫可直接在腸粘膜上作縱行切口并排膿。對骨盆直腸窩膿腫、坐骨直腸窩膿腫、直腸后膿腫等治療相對較復雜。
在治療肛周膿腫的時候,一般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切口要準確,必要時可先行穿刺抽膿,選好切口部位再切開。
②淺部膿腫切口呈放射狀,直達膿腔,并擠壓膿腔周圍使膿液盡可能排完。深部膿腫應做直切口,避免損傷括約肌,切開后以止血鉗或蝶型探針做鈍性分離,達膿腔,并使膿液排盡。
③引流要徹底,膿腫切開后應以手指探查膿腔,尤其是馬蹄形膿腫,應分開膿腔中的纖維間隔,以利引流。對肛門周圍皮下膿腫,引流物可選擇凡士林紗條或橡膠片,而對深部膿腫的引流則必須使用橡皮管或卷煙引流條。
④抗炎藥物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治療的成敗。對肛周膿腫的急性感染期和手術后初期,抗生素的使用要足量、全程,可使用廣譜抗生素,或青霉素、甲硝唑、慶大霉素等聯合使用。
⑤術中應以探針探取原發感染性內口,必要時可用亞甲藍來顯示內口的所在,切開原發性的肛竇內口,常常可預防肛瘺的形成,以達到肛周膿腫的一期手術治療效果。
少數肛周膿腫用抗生素,熱水坐浴及局部理療等可以消散,但肛周膿腫的治療原則是,一旦診斷明確且局部已經成膿腫應手術。局部感染灶只以炎性腫塊表現,并未成膿者,或膿腫合并白血病、心臟病等全身嚴重疾病者,可暫時行保守治療,主要是抗感染,同時配合中藥治療,適當選擇雙氯芬酸納栓等止痛藥。
肛周膿腫一旦發生,就無自愈和藥物治愈的可能,只有手術才能治療。患者應盡量采取一次手術治療,避免形成肛瘺后再次手術,這樣可減輕患者痛苦,節約時間和費用。至于術后是否會復發,完全在于醫師能否準確定位內口及瘺管的走向,若定位錯誤,就是分兩次手術,也難以保證術后不復發。
查看更多關于肛周膿腫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