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的食療方法是什么
時間:2015-09-24來源:求醫網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就是腹瀉,一般得了腹瀉會進行藥物治療,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飲食也可以有助于避免腹瀉,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腹瀉的食療方法是什么。
1、低脂少渣飲食:每天脂肪40g左右,過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腸道負擔,刺激胃腸蠕動加重腹瀉。故植物油也應限制,并注意烹調方法,以蒸、煮、氽、燴、燒等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雞、蝦、魚、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纖維多的食物能刺激腸蠕動,使腹瀉加重,當腹瀉次數多時較好暫時不吃或盡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給予鮮果汁、番茄汁以補充維生素:少渣飲食可減少腸蠕動、減輕腹瀉,故宜進食細掛面、粥、爛飯等。
2、高蛋白高熱能:慢性腹瀉病程長,常反復發作,影響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體內貯存的熱能消耗。為改善營養狀況,應給予高蛋白高熱能飲食,并用逐漸加量的方法,如增加過快,營養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腸道負擔。可供給蛋白質100g/d左右,熱能2500~3000千卡。
3、禁忌食物:如粗糧、生冷瓜果、冷拌萊等,含粗纖維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堅硬不易消化的肉類如火腿、香腸、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點心等高脂肪食物。
4、急性期禁食:急性水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5、清淡流質:不需禁食者,發病初宜給清淡流質飲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湯、薄面湯等,以成為主。早期禁用牛奶、蔗糖等易產氣的流質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后常使腹瀉加重。
6、根據病情調整飲食:排便次數減少,癥狀緩解后改為低脂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大米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
7、選擇合適飲食:腹瀉基本停止后,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飲食或軟飯。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米飯、瘦肉泥等。仍應適當限制含食物纖維較多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食。
8、補充維生素:注意復合維生素b和c補充,如鮮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湯等。
9、飲食禁忌:禁酒,忌食肥肉、堅硬及含食物纖維較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
查看更多關于腹瀉的食療方法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