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膽結石的原因是什么
時間:2015-10-21來源:求醫網
女性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膽結石,膽結石病人中女性占70%,且懷孕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身體中雌激素水平高,會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使非結合膽紅素增高;雌激素又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汗郁滯,這樣極易形成結石。長期口服避孕藥物或絕經后用雌激素者,膽結石發病率增多。下面來看看引起膽結石的原因是什么。
一、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是膽結石發作的最大誘因。如果一次飲食過量,就會使脂肪的攝取量增加,胃液的分泌也相應增多,消化系統的激素也大量增多,從而導致膽囊強烈地收縮,膽汁大量流出,同時膽結石也開始活動。并且,隔一頓飯或兩頓飯間隔時間過長,容易患膽固醇結石。正如前所述,膽固醇結石是因為膽汁中的膽固醇過多,膽汁酸過少而造成的。如果飲食不規律,膽囊內膽汁會急驟濃縮,使膽汁酸被膽囊壁所吸收,并降低膽汁中膽汁酸的濃度。飲食的次數少,而一次飲食過量的飲食方法也容易引起肥胖。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常的飲食應該是在有規律的時間的定量攝取,這是最重要的。
二、過度肥胖
如前所述,肥胖的膽結石患者有所增加。過度肥胖大部分是由于過度飲食,即由于攝取能量過剩而引起的。過剩的能量,提高了人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促使膽固醇結石形成。所以消除肥胖,可以防止膽石的形成和再次發作。減肥應該以自己標準體重所需的必要能量為準,每月減掉l一2千克體重為好。
三、脂肪攝取過量或不足
膽汁有幫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過多地攝取脂肪,膽囊就會急劇收縮,放出大量膽汁,容易引發病癥。但是,如果脂肪量攝取過少,膽汁滯留于膽囊的時間過長,也容易形成膽結石。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不良時,就應該考慮是維生素不足造成的。如果有癥狀時,就應該加強限制脂肪的攝取,如果是在無癥狀的穩定期,攝取脂肪的量也應該稍少于健康人建議控制在每天30克左右。對于脂肪的種類予以注意也是必要的。肉類中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會促使膽固醇形成,應該盡早控制。植物油、魚類、豆類制品、堅果類等,多以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雖然暫時可以降低膽固醇,但是其中夾雜的亞麻酸如果攝取過多,也會引起反作用。最近研究發現,黃豆油和橄欖油中含有過多的油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總之,對于上述飲食,無論哪一類,不應有所偏好,攝取各種各樣的營養以維持營養的平衡,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四、攝取營養不均衡
蛋白質是僅次于脂肪,會給膽囊以刺激的營養素,并且如果動物蛋白質的攝取過多,就會成為促使膽固醇結石形成的誘因。但是,如果過度遏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也會造成蛋白質不足。蛋白質是人體維持生存最重要的營養素,為了預防容易并發膽結石的肝功能障礙,攝取適量的蛋白質是必要的。對于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應該注意不要同時攝取過多的脂肪。為此,對于肉類應該選擇低脂肪的雞脯肉和牛、豬的瘦肉,不宜選擇香腸和肉丸子等加工品。由于魚類的脂肪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極為豐富,因此沒有必要像對待肉類那樣敏感,但是對于脂肪尤其多的金槍魚中脂肪多的部分和鯉魚等應該避免。如果是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動物內臟和鹽漬鮭魚子等高膽固醇食品也應避免,但**是優質蛋白質的寶庫建議每日能進食1個。
查看更多關于引起膽結石的原因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