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腫患者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時間:2015-10-28來源:求醫網
肝囊腫是常見的一種肝臟疾病,此疾病屬于良性,多數肝囊腫患者都會出現肝區疼痛、腹脹,有時囊腫突然增大或繼發感染,可以突然腹痛加劇或發燒,有時上腹部 可觸及包塊,有的病人出現腹痛,嘔吐,黃疸等,而且肝囊腫患者每天不敢正常進食或飽餐,擠壓心臟時可以出現心衰,有的病人因為肝左葉囊腫,擠壓到心臟,所 以肝囊腫患者對此要多加注意,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肝囊腫患者常見的癥狀有哪些。
右上腹痛: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內外臟器的病變,而表現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右上腹痛一般是肝臟、膽囊、膽道、胰臟、十二指腸、右腎、大腸右段的疾病。
右上腹痛,很可能是由于肝臟的問題,肝臟出現炎癥就會引起右上腹痛建議最乙肝兩對半檢查,確實是否得了乙肝,伴有腹瀉可能為腸發炎。便秘可能是糞便阻塞。嘔吐則要考慮腸子阻塞或發炎。排便習慣改變或許是大腸產生病變。同時有黃疸、發燒等癥狀,可能是膽管或肝臟病變。小便次數頻繁、排尿困難、夜尿等情形,要考慮是膀胱、尿道等問題,這些伴隨出現的不同癥狀,都有助于區分腹痛的真正原因。
肝臟腫大:正常情況下,肝臟在腹腔的右上方,處于肋骨包圍之中,又在橫膈膜穹隆之下,一般在右側肋下不能觸及。如在平靜呼吸時,距右肋下1.5厘米或超過1.5厘米處,能觸及肝臟,提示肝右葉腫大。在上腹正中部位,肝臟應在劍突與臍聯線的上1/3以內,如果超出提示為肝左葉腫大。這是對肝囊腫的初步判斷。造成肝腫大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可由于肝炎、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或其他臟器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改變后所導致。
肝淤血:指的是血液經過后腔靜脈從肝臟回流到心臟,因某些原因使這種回流受阻,導致血液在肝靜脈內淤滯的狀態。淤血從肝小葉的中心靜脈開始一直擴展到肝血竇,周圍肝細胞因壓力、營養不良及供氧不足而發生萎縮、變性及壞死。血液進入這些部位中,使肝小葉的中心呈暗紅色,而周邊呈淡粉紅色,形成所謂豆蔻肝。肝淤血引起門脈及流入門脈的腹腔靜脈的淤血,導致肝囊腫的產生。
查看更多關于肝囊腫患者常見的癥狀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