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針刺治療的效果怎么樣
時間:2015-12-04來源:求醫網
近些年來,有著越來越多的疾病正在困擾著我們,半身不遂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疾病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但是患者不必過于擔心,因為臨床上治療半身不遂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康復訓練、針刺治療、常規治療,那么,半身不遂針刺治療的效果怎么樣?相信這是很多患者都想知道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說。
針刺療法對半身不遂治療有較好療效,不但在腦血管病的恢復期可以普遍應用,對部分病例還可早期治療。現將較常用的體針和頭針療法介紹如下。
1.體針的常用穴位
(1)頭面部:百會、上星、印堂、迎香、太陽、下關、地倉、人中、翳風、風池等穴。
(2)上肢:曲池、手三里、外關、內關、合谷、少澤、后溪等穴。
(3)下肢:環跳、秩邊、風市、陽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陰交、昆侖、涌泉等穴。
每次取穴不宜過多,可輪流使用。一般選用1~2個主穴,再選若干配穴。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療程,并可用電針。
2.頭針:是治療腦血管病半身不遂的一種特殊針刺療法。主要是根據神經解剖大腦皮層功能的理論,運用針刺療法,在頭皮上劃出皮層功能相應的刺激區,在這些刺激區進行針刺,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治療腦血管病引起的癱瘓、麻木、失語等癥。腦梗塞病人以早期治療為佳;腦出血病人一般待病情穩定后開始。
3.取穴:對側運動區為主;感覺障礙取對側感覺區;運動性失語取對側面運區;感覺性失語取對側語言三區;命名性失語取對側語言二區。
4.方法:根據上述原則選好刺激區位置,用快速進針,達到頭皮下或肌層,斜向捻轉至要求的區域長度,進行快速持續捻針,每分鐘要求捻轉200次以上,一般2~3分鐘即達到適應刺激量和刺激強度,患者相應的肢體有熱、麻、脹、抽、出汗等感覺,休息5分鐘,再捻轉2~3分鐘,再休息5~10分鐘起針。每日1次,一般10~15天為1療程,中間可休息一周左右,再作第2 療程。
針刺部位要選擇準確,針刺前應用75%酒精棉球嚴格消毒。針刺入后局部劇痛可捻轉2分鐘,若仍劇痛難忍,可將針退至皮下,適當地調整一下進針方向,可避免疼痛。起針時用干棉球壓迫針孔1~2分鐘,以防出血。如病人暈針,立即起針,應給予適當處理。以上就是關于“半身不遂針刺治療的效果怎么樣”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后一定會有所了解了,希望上述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查看更多關于半身不遂針刺治療的效果怎么樣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