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纖維化的治療
時間:2015-12-08來源:求醫網
骨髓纖維化的治療相信是很多患者都在思考的問題,患有骨髓纖維化的患者會出現骨硬化、乏力、出汗異常、面色蒼白等癥狀,該病進展比較緩慢,并且大多隱匿,不好被患者所發現,但是患者不必過于擔心,因為臨床上治療骨髓纖維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化學治療、脾切除術、中醫治療等等,希望下面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化學治療
通過遏制髓系克隆性增生,遏制骨髓纖維細胞增生,遏制細胞因子合成,減輕纖維化程度,減輕髓外造血,多用于脾大、骨髓增生活躍,周圍血細胞多的患者,少數患者療效良好。目前多用羥基脲及潑尼松,羥基脲劑量不宜過大,開始劑量是250mg/d.,加量至1000-1500mg/d,潑尼松5-15 mg/d,可小劑量長期維持,可遏制膠原纖維合成,脾臟縮小,血象正常時改維持量。此外苯丁酸氮芥,白消胺或6-巰基嘌呤等目前臨床應用較少。
二、脾切除術
脾臟是本病主要髓外造血器官,約有10%-25%患者切脾后可引起肝臟迅速腫大,血小板顯著增多,故脾切除術一般僅限于巨脾有明顯的壓迫癥狀后出現反復脾梗塞,引起的持續性疼痛。由于脾功能亢進引起頑固性溶血或血小板減少,藥物治療無效且需長期反復輸血但造血功能尚未完全喪失者。伴有門靜脈高壓并發食管靜脈破裂出血者。對血小板偏高者,術后容易發生靜脈內血栓,一般視為手術禁忌癥。晚期骨髓纖維化合并活動性肝病者,因術后死亡率高達7.5%-25.7%,亦不應考慮脾切除術。
三、中醫治療
1、脾腎陽虛型骨髓纖維化
治法:溫補腎陽,填精補血。
方藥:右歸丸加味。右歸丸重在溫補腎陽,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方中桂、附及鹿角膠有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之功;熟地、山茱萸、山藥、菟絲子、枸杞、杜仲均有滋陰益腎、養肝補脾作用,加當歸補血養肝,有陰中求陽之義,以達補腎中元陽之效。若陽衰氣虛明顯者,宜加人參,則能捷效。亦可加黨參。黃芪以加強補氣之功。
2、肝腎陰虛型骨髓纖維化
治法:滋補肝腎,益氣生血。
方藥:左歸丸加味。左歸丸重在滋補腎陰,主治真陰不足,精髓虛損所致的頭目眩暈、腰膝酸軟、低熱盜汗諸證。方中重用熟地滋腎以填真陰,枸杞益精明目,山茱萸澀精斂汗。龜鹿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鹿膠偏于補陽,龜膠偏于滋陰,兩膠合用,陰陽雙補,有陽中求陰之義。菟絲子配牛膝,強腰膝、健筋骨。山藥滋益脾腎。共收滋腎填精、育陰潛陽之效。
以上就是關于“骨髓纖維化的治療”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后一定會有所了解了,對于骨髓纖維化患者來說,積極有效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盡管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但是患者不能盲目的選擇一種之后就開始進行治療,希望上述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查看更多關于骨髓纖維化的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