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怎樣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
時間:2015-12-11來源:求醫網
中醫是怎樣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這個問題是患者朋友比較關注的問題,目前中醫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方法為對癥治療,而且中醫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口碑效果都是不錯的,所以說中醫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是患者們值得信賴的好方法。若是想了解的患者朋朋友可以跟隨本文做詳細了解,希望您能夠有所收獲。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神經官能癥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它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影響植物神經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統功能異常。該病臨床癥狀雖多,但理化檢查常無特異性指標,且一般無器質性病變。中醫理論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本病的形成多為氣滯血瘀,閉阻心脈。
其臨床癥狀多樣,主要有下述表現:心悸、心慌或心前區不適,運動后或情緒激動時癥狀明顯;心前區痛,部位常不固定,以左胸乳部或左乳下為多,疼痛性質大多為一過性刺痛,或刀割樣疼痛,或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隱痛,一般體力活動中并無胸痛發作,但在活動后或精神疲勞后,甚至休息時可出現。
中醫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可分心虛膽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血瘀痰阻四型,對每型應辨證論治:
1、心血不足除主要癥狀外同時伴有頭暈目眩、倦怠乏力、動則心悸加重、脈細弱等癥。治以健脾補血、養心安神、化瘀通絡為主。方用歸脾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調治。
2、心虛膽怯除主癥外伴有煩躁易怒、寐少多夢,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絡、養心安神為主。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調治。
3、血瘀痰阻心悸兼見頭暈目眩、寐差、胸痛胸悶較甚,或見胸中隱痛、呼吸不暢、痰黏不易咳出等癥。治以活血化瘀、行氣化痰、養心通絡為主。方用失笑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調治。
4、陰虛火旺有心悸、胸悶、氣短兼見頭暈目眩、心煩少寐、手足心熱、口燥咽干、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數等癥狀,治以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化瘀通絡為主。方用天王補心丹合血府逐瘀湯加減調治。
中醫是怎樣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現在您已經了解了,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時候患者要注意的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擅自用藥。同時患者治療時要與心臟疾病有所鑒別,這樣能夠避免出現錯誤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是怎樣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的相關常識>>
- 心臟神經官能癥治療方法 |
- 心臟神經官能癥病因 |
- 心臟神經官能癥飲食 |
- 心臟神經官能癥專家 |
- 心臟神經官能癥醫院
- 心臟神經官能癥治療指南 |
- 心臟神經官能癥癥狀 |
- 心臟神經官能癥檢查 |
- 視頻 |
- 心臟神經官能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