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的較好治療措施都有哪些
時間:2016-01-14來源:求醫網
小兒哮喘的較好治療措施都有哪些?小兒哮喘是一種比較高發的呼吸疾病,目前醫學對小兒哮喘的病因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治療方面,需要堅持長期的規范的治療,絕大多數小兒哮喘癥狀能得到理想的控制,減少復發乃至不發作,能與正常兒童一樣生活、學習和活動。那么,小兒哮喘的較好治療措施都有哪些呢,包括小兒哮喘的一般治療措施、迅速緩解氣道痙攣、人工通氣。
一、小兒哮喘的一般治療措施:
A、糾正低氧血癥:嚴重的低氧血癥可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甚至死亡。應盡快吸氧(鼻管或面罩),通常需要吸入比較高的氧流量(3~8L/min)才能糾正低氧血癥,使血氧飽和度達到95%以上。
B、小兒哮喘患兒注意液體補充:避免痰液黏稠。但補液量不宜過多,以免誘發急性肺水腫。
C、監測血鉀濃度:糖皮質激素及β2受體激動藥均可引起低鉀血癥,故用藥過程中應監測血鉀濃度,根據血鉀水平予以補鉀。
二、迅速緩解氣道痙攣:
A、β2受體激動藥:優選霧化吸入作為小兒哮喘的第一線治療。靜脈注射β2受體激動藥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并不優于吸入藥物,且易產生手顫、心率增快、心率失常等不良反應,故不宜常規使用,僅用于小兒哮喘嚴重發作,已出現呼吸淺弱,甚至昏迷或呼吸心搏驟停;經霧化吸入足量β2受體激動藥加抗膽堿能藥物及全身使用皮質激素未能控制喘息癥狀者。靜脈滴注沙丁胺醇推薦劑量為0.1~0.2μg/(kg?min)。在無上述藥物的醫療單位,可使用腎上腺素0.01~0.02mg/kg皮下注射,但有明顯的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而且維持作用時間短(<1h)。
B、抗膽堿能藥物:吸入抗膽堿能藥物的支氣管擴張作用不如β2受體激動藥,且起效慢,故不推薦單獨使用。但在吸入β2受體激動藥的同時,聯用抗膽堿能藥物可增強支氣管擴張作用并延長作用時間,通常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C、茶堿:茶堿在小兒哮喘急性發作中的作用一直有爭議。目前認為,在吸入足量β2受體激動藥的基礎上再用茶堿不能增加支氣管擴張效果,卻有增加副作用的危險,通常在急診室治療的前4h不推薦使用。但對于因重度及危重小兒哮喘發作而需住院的病人建議靜脈使用氨茶堿。
D、糖皮質激素: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時全身使用激素的指征,中-重度哮喘發作;對吸入β2受體激動藥反應不佳;已長期口服激素的基礎上仍出現病情惡化;既往有因哮喘急性發作而導致呼吸衰竭或需口服激素的病史。
三、人工通氣:
人工通氣是搶救嚴重小兒哮喘發作引起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未有公認的插管通氣的指征。參考的插管通氣指征為呼吸停止;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進行性呼吸性酸中毒;頑固性低氧;神志改變;極度疲勞。
綜合判斷和動態觀察治療后的變化更有利于準確判斷插管的合理時機。在綜合判斷時要注意下列因素:
A、神志狀態:極度疲勞狀態、嗜睡、意識模糊,甚至呼吸減慢,節律不規則時,應立即進行人工通氣。切忌等到呼吸心臟停搏才考慮氣管插管人工通氣。
B、治療后的反應:嚴重小兒哮喘發作經積極系統治療后病情進一步加重,應及早插管通氣。
C、嚴重呼吸困難:如果主要表現為呼吸費力,而無明顯疲勞或衰竭狀態,可以在積極使用平喘藥物的同時,試用無創鼻(面)罩正壓通氣,可以延緩衰竭的發生,為平喘藥物發揮作用爭取時間。但應用無創正壓通氣后有加重跡象者,應盡快插管。
D、發作的形式:快速起病的嚴重喘息,通常可通過積極的平喘治療而緩解;慢性反復喘息和長期應用平喘藥物的基礎上的急性加重,對平喘藥物反應較差,緩解也比較緩慢,所以宜盡早插管。
以上就是“小兒哮喘的較好治療措施都有哪些”的具體內容,希望能帶給大家幫助。小兒哮喘在藥物治療時,要注意避免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為了達到上述目標,關鍵是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堅持長期治療。吸入療法是達到較好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的重要措施。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哮喘的較好治療措施都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