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滴蟲性外陰炎的效果如何
時間:2016-02-19來源:求醫網
中醫治療滴蟲性外陰炎的效果如何?近些年來,中醫治療疾病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睞,對于滴蟲性外陰炎患者來說也不例外,中醫治療滴蟲性外陰炎是分型治療,臨床上,中醫把滴蟲性外陰炎分為肝腎不足型滴蟲性外陰炎以及濕熱生蟲型滴蟲性外陰炎。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滴蟲性外陰炎治療方法是不同的,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下詳細的介紹,希望下面的文章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肝腎不足型滴蟲性外陰炎
主癥:肝腎不足證的滴蟲性外陰炎主要癥狀為外陰及陰道內瘙癢不堪,白帶量少色白,外陰皮膚肥厚,色紫褐或灰白,常伴有心煩寐少,頭昏眼花,月經紊亂,舌質紅、舌苔少。這是由于濕熱之邪日久傷及肝腎,致使肝腎不足,濕熱內蘊,正虛邪戀,病情呈虛實夾雜之候。
方藥:常用方藥為六味地黃湯加減,生熟地、澤瀉、丹皮、山藥、山萸肉、知母、黃柏、白鮮皮、地膚子、鶴虱、烏梅。本方水煎服,連服30天為1療程。方中不但有滋補肝腎的生熟地、山藥、山萸肉,而且有清熱除濕、殺蟲止癢的白鮮皮、地膚子、鶴虱、烏梅、黃柏、知母等。全方既照顧到肝腎之陰,又考慮到濕熱內蘊的事實。治療滴蟲性外陰炎最主要的方法是使用美質泉清洗陰部,根據自己情況適量使用。
治法:治療宜滋補肝腎,清熱除濕。
二、濕熱生蟲型滴蟲性外陰炎
主癥: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外陰或陰中瘙癢或奇癢難忍,白帶量多,呈灰黃色或膿樣,有腥臭味,可伴有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在醫院作婦科檢查發現陰道或子宮頸粘膜有充血或散在出血點。這是由于濕熱生蟲,化腐化毒,與人體氣血相搏出現的。
治法:治療宜清熱除濕,殺蟲止癢。
方藥:常用藥物為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芩、山梔子、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白鮮皮、貫眾、川楝子、鶴虱。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20天為1療程。方中以龍膽草、黃芩、山梔子、柴胡清瀉肝膽;澤瀉、車前子、木通清熱除濕;白鮮皮、貫眾、川楝子、鶴虱殺蟲止癢;配合當歸、生地則清熱除濕而不傷正氣。
上述的文章就是關于“中醫治療滴蟲性外陰炎的效果如何”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后一定會有所了解了,只要每位滴蟲性外陰炎患者都可以積極的進行治療,并且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的話,那么,治療效果一定會令人滿意的。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治療滴蟲性外陰炎的效果如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 滴蟲性外陰炎治療方法 |
- 滴蟲性外陰炎病因 |
- 滴蟲性外陰炎飲食 |
- 滴蟲性外陰炎專家 |
- 滴蟲性外陰炎醫院
- 滴蟲性外陰炎治療指南 |
- 滴蟲性外陰炎癥狀 |
- 滴蟲性外陰炎檢查 |
- 視頻 |
- 滴蟲性外陰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