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的誘發因素
時間:2015-02-03來源:求醫網
肺結核患者的誘發因素結核菌,屬放線菌目,分枝桿菌科的分枝桿菌屬,其中引起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為人型結核菌,牛型感染少見。結核菌為需氧菌,不易染色,經品紅加熱染色后,即使用酸性酒精沖洗亦不能脫色,故稱為抗酸桿菌;鏡檢呈細長、略彎的桿菌。下面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該病患者的病因有哪些。
肺結核患者的誘發因素:
結核菌對外界抵抗力較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月以上;但在陽光曝曬2小時,5%~12%甲酚皂(來蘇)溶液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鐘,或煮沸1分鐘,即可被殺滅。最簡便的滅菌方法是直接焚毀帶有病菌的痰紙。結核菌生長緩慢,增殖一代需15~20小時,生長成可見的菌落一般需4~6周,至少亦需3周。
結核菌菌壁為含有高分子量的脂肪酸、脂質、蛋白質及多糖類組成的復合成分,與其致病力、免疫反應有關。在人體內,脂質能引起單核細胞、上皮樣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而形成結核結節;蛋白質可引起過敏反應,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多糖類則參與某些免疫反應(如凝集反應)。結核菌分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種類。前兩型(尤以人型,標準菌株H37Rv)為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人型與牛型菌形態相似,對豚鼠均有較強致病力,但人型菌對家兔免疫致病力則遠較牛型菌為強。人型菌可產生煙酸,而牛型菌的煙酸試驗多呈陰性。飲用未經消毒的帶有牛型結核菌的牛服,可能引起腸道結核感染。
查看更多關于肺結核患者的誘發因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