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鎂血癥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哪些傷害
時間:2016-02-25來源:求醫網
低鎂血癥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此疾病嚴重影響患者身體的基本功能,所以及時治療低鎂血癥很關鍵,以我國現有的醫學水平,治療低鎂血癥的方法有很多種,對此各位低鎂血癥患者不必太擔心。低鎂血癥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哪些傷害呢?很多人都有此疑問,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對神經肌肉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運動神經末梢在動作電位去極相的影響下,大量含乙酰膽堿的襄泡向軸突膜移動。通過出泡作用,大量乙酰膽堿得以釋出至神經-肌肉接頭的間隙。襄泡的釋放除受軸突膜電位變化的影響外,還與細胞間液中的Ca2+和Mg2+的濃度有關。動作電位的去極相可引突觸興奮傳遞起膜上的Ca2+通道開放,而Ca2+的進入量也決定著襄泡釋放的數量。Mg2+則能競爭性地進入軸突,對抗Ca2+的作用。低鎂血癥時,Ca2+的進入增多,故乙酰膽堿的釋放量也增多。
對代謝的影響:中度至重度低鎂血癥常可引起低鈣血癥,其機制涉及到甲狀旁腺機能的障礙。在低鎂血癥時,病人循環血液中的免疫反應性甲狀旁腺激素減少。血鈣降低剌激PTH分泌是通過甲狀腺苷酸環化酶旁腺腺體細胞膜結合的腺苷酸環化酶介導的。此酶需Mg2+激活,而乙酰膽堿受體此時血漿Mg2+濃度降低,故不易激活此酶。
對心臟的影響:缺鎂可使心肌的興奮性增高。此外,對于浦肯野細胞等快反應自律細胞的腺苷酸環化酶緩慢而恒定的鈉內流,鎂也有阻斷作用,而這種內向電流,又是這些細胞自動去極化的一個基礎。低鎂血癥時,這種阻斷作用減弱,鈉離子內流相對加速,因而心肌快反應自律細胞的自動去極化加速,自律性增高。由于缺鎂時心肌的興奮性和自律性均升高,故易發生心律失常。低鎂血癥時的心律失常可以很嚴重,甚至也可發生心室纖維顫動。除此以外,缺鎂也可以引起心肌形態結構的變化。例如,因為鎂是許多酶系所必需的輔助因子,故嚴重缺鎂可引起心肌細胞的代謝障礙從而導致心肌壞死,并可能過缺鉀而引起心肌細胞完整性的破壞。
以上就是低鎂血癥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哪些傷害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只要低鎂血癥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生活中注意飲食護理工作,那么治療低鎂血癥的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
查看更多關于低鎂血癥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哪些傷害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