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鎂血癥(暫無)
低鎂血癥患者如何護理效果較好
低鎂血癥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此疾病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傷害極大,對低鎂血癥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都帶來極大的影響,所以及時治療低鎂血癥是十分關鍵的,雖然現在治療低鎂血癥的方法很多,但是低鎂血癥患者生活中的保健工作還是十分關鍵的,那么低鎂血癥患者如何護理效果較好呢?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鎂在體內的總量在1000mmol左右(22.66g),是體內除鈉、鉀、鈣外體內居第4位的最豐富的陽離子。50%~60%存在于骨骼中,細胞外液中僅占1%,血清中鎂[Mg2]的濃度為0.75~0.95mmol/L(1.7~2.2mg/dl,或1.5~1.9mEq/L)。除骨骼外,肌肉中含鎂量較多。血鎂濃度不能代表體內鎂總量的變化。鎂廣泛分布于動、植物細胞內。鎂離子是人體內最重要的離子之一,在細胞內液陽離子的含量中僅次于鉀而居第2位,但在細胞外液中的濃度非常低。鎂的生理功能相當復雜。鎂離子紊亂是比較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但低鎂血癥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容易忽視。
低鎂血癥患者肌肉軟弱無力,痙攣,抽搦,肌纖維震顫,眩暈,共濟失調和表情冷漠,這些癥狀與缺鈣相似,也可有叩面征和束臂征陽性,此外還可有眼球震顫,吞咽障礙,淺反射亢進或減弱,驚厥和昏迷,精神方面可表現為抑郁,妄想,不安,焦躁,易激動,幻覺,神志錯亂和定向力喪失。
一般缺鎂,而無臨床表現低鎂血癥者,多不需緊急處理。但嚴重缺鎂,特別是合并驚厥、意識障礙及心律失常者則需要緊急處理。常用制劑為25%硫酸鎂溶液,可視病情危急程度予快速或緩慢靜脈滴注。靜脈滴注每天0.125~0.25mmol/kg。當血清鎂濃度<0.5mmol/L時,缺鎂量為0.5~1mmol/kg,低鎂血癥患者一般需靜脈輸注硫酸鎂的量為估測量的2倍,在開始24h補一半量,余量在以后數天補足。注意快速靜滴硫酸鎂可導致低血壓、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心搏驟停,因此應嚴格控制速度,并給予密切監測。
以上就是低鎂血癥患者如何護理效果較好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一般只要低鎂血癥患者能夠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那么治療低鎂血癥的效果還是很好的。
- 友情鏈接:
- 低鎂血癥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