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酒渣鼻在30到50歲之間的中年人中比較常見,一般情況下女性患酒渣鼻的幾率要高于女性,屬于鼻科類疾病,是一種在面中部發生的炎癥性疾病,通俗的說酒渣鼻一般被成為“紅鼻頭”或者“紅鼻子”,患者鼻子的表面通常會呈現出紫紅色,正確的診斷酒渣鼻可以更好的治療疾病。
酒渣鼻診斷與癥狀表現:
本病病程緩慢,通常分為三期,各期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1. 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期:表現為以面中部為主的紅斑,亦可累計面頰、前額及下頦。最初表現為紅斑,可在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氣溫驟變及精神情緒緊張興奮時明顯,久之變成持久性紅斑,并逐漸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呈樹枝狀,主要分布在鼻尖及鼻翼。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分泌增多。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之后轉為丘疹膿皰期。
2. 丘疹膿皰期:在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的基礎上,反復出現痤瘡樣毛囊性丘疹、膿皰,但無粉刺形成。皮損有時可表現為深在的炎癥性結節或囊腫。
3. 鼻贅期:由于長期充血,反復感染,鼻部結締組織增殖、皮脂腺異常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隆起性結節,導致鼻尖部外觀肥大,畸形如贅生物。鼻贅表面可見明顯擴大的皮脂腺口,擠壓時有條狀白色粘稠皮脂溢出。嚴重的鼻贅多見于40歲以上的男性。
4. 眼部:多見于絕經期后的女性和鼻贅期的男性。表現為眼瞼炎,結膜炎,偶爾引起角膜炎和虹膜炎,患者可出現眼睛干燥、異物感、流淚、畏光、視力模糊等癥狀。
鑒別診斷:
1.痤瘡發病年齡較輕,可見到典型的白頭和黑頭粉刺。
2.脂溢性皮炎 分布部位可不局限于面部,頭皮和其他脂溢部位也可受累,有明顯的鱗屑,伴瘙癢。無明顯的毛細血管擴張。
酒渣鼻一般可分為紅斑期、丘疹膿皰期、鼻贅期三期,各期之間的界限并不是特別的明確,吃刺激性的食物。嗜酒、缺乏維生素以及月經不調等很多因素都有可能會引發酒渣鼻,了解酒渣鼻的癥狀表現和鑒別診斷,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療疾病。
查看更多關于酒渣鼻的診斷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