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脊髓損傷患者的保健護理工作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脊髓損傷在臨床醫學上一般分為外傷性及非外傷性脊髓損傷,是一種致殘性極高的高發疾病。由于脊髓損傷患者的生活受到限制,所以患者家屬一定要做好脊髓損傷的保健護理工作。科學的脊髓損傷的保健護理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對脊髓損傷也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注意病人一般情況,如在急性期,應住醫院中(一般1~4周內)。應觀察病人呼吸情況,注意是否發燒、顫抖、出汗、煩躁不安,大小便是否通暢。如果輸液,更應注意尿量是否增加,如有傷口,要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有無滲血、滲液,有引流要注意流液情況,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或護士。
2、每2小時翻身一次,頸部受傷或手術病人要軸向翻動(即頭和軀體同時翻動,不能在翻身時造成頭部轉動)。防止壓瘡,骨突起部要墊起(頭后枕部、肩胛部、骶尾部、雙髖部、雙內外踝部、足踝部、雙膝關節部),但注意不要使用圓形氣墊,因為這樣墊會引起靜脈血流不好。骨突起部要用手輕輕按摩,有顏色改變要讓醫生看。
3、多吃營養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況,超過3~7天無大便,要在肛門內快速注入開塞露2支,過于干燥要戴手套(乳膠)挖出,手要輕柔,防止肛裂,同時可口服一些蜂蜜,緩瀉藥(如番瀉葉泡水或中藥麻仁潤腸丸等)。
查看更多關于如何做好脊髓損傷患者的保健護理工作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