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學解析腦萎縮的病因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西醫學認為,腦萎縮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組織體積縮小的一種衰退性疾病,最常見的致病因素是血管性疾病,而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心血管以及周圍血管性疾病,都會影響到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導致腦動脈硬化、缺血,甚至梗死等,使腦組織因缺乏必需的營養而受損,以致于出現腦功能減退甚至腦萎縮。
腦萎縮為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屬中醫“癡呆”、“健忘”、“眩暈”、“痿證”、“震顫”等范疇。其病因多以內因為主,由于年邁體衰、七情內傷、久病耗損等原因導致氣血不足,腎精虧耗,腦髓失養,或氣滯、痰阻、血瘀于腦而成。本病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其基本病機為腦海不足,神機失用。由精、氣、血虧損不足,髓海失充,腦失所養,或氣、火、痰、瘀諸邪內阻,上擾清竅所致。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密切相關。病理性質多屬本虛標實之候,本虛為陰精、氣血虧虛,標實為氣、火、痰、瘀內阻于腦。
查看更多關于中西醫學解析腦萎縮的病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