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硬化一般會出現哪些癥狀
時間:2016-03-28來源:求醫網
得了肝硬化一般會出現哪些癥狀?肝硬化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的疾病,該疾病在臨床上一般分為代償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肝硬化,根據肝硬化患者發病情況的不同其癥狀表現以及治療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需對肝硬化癥狀表現多加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出現肝硬化癥狀時,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那么,得了肝硬化一般會出現哪些癥狀呢?以下是相關內容介紹。
1、代償期肝硬化癥狀
肝硬化可有肝炎臨床表現,亦可隱匿起病。可有輕度乏力、腹脹、肝脾輕度腫大、輕度黃疸,肝掌、蜘蛛痣。影像學、生化學或血液檢查有肝細胞合成功能障礙或門靜脈高壓癥(如脾功能亢進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證據,或組織學符合肝硬化診斷,但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
2、失代償期肝硬化癥狀
①肝功能減退征群:由于消化道淤血、水腫及胃腸道分泌吸收功能障礙,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部分肝硬化患者有輕度黃疸。黃疸進行性加深者,提示肝細胞有進行性壞死。肝硬化患者可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皮膚粘膜淤點及紫癜等出血傾向。
②門靜脈高壓征群:脾臟一般中度腫大,有時可為巨脾。伴脾功能亢進時表現為血白細胞、紅細胞與血小板數減少。側支循環形成。在臨床上最有重要意義的是食管下段和胃底靜脈曲張,常易破裂而發生大出血;腹壁和臍周靜脈曲張及痔核的形成。腹水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最突出的表現。
3、肝硬化并發癥
肝硬化感染以原發性腹膜炎最常見。發生率約3~10%,腹部有壓痛、反跳痛、腹水為滲出液,末梢血象增高;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及肝源性胃腸道黏膜潰瘍出血;在肝硬化基礎上,肝硬化病人攝入蛋白過量、消化道出血、感染、電解質紊亂均可誘發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表現為少尿、無尿、氮質血癥、低鈉、高鉀、肝昏迷、低血壓休克。
以上就是關于“得了肝硬化一般會出現哪些癥狀”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肝硬化的癥狀表現有很多,病情一般也較為復雜。大家在發現肝硬化癥狀時,還需選擇一家優秀的醫院診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治療效果的安全有效。
查看更多關于得了肝硬化一般會出現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