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雙吻合器保肛術后吻合口瘺和狹窄的預防
時間:2012-09-11 08:47來源:求醫網
中醫腫瘤醫院提醒患者及家屬,直腸癌術后做好直腸癌雙吻合器保肛術后吻合口瘺和狹窄的預防
1 .吻合口瘺的預防
使用雙吻合器能提高直腸癌手術的保肛率,但作為術后主要并發癥之一的吻合口瘺的發生率仍達2 %以上。尤其在直腸系膜全切除后,由于腸管的血運障礙或使用技術等原因,易發生吻合口瘺。為了預防吻合口瘺,應該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處理。
( 1 )充分游離近側結腸,保證吻合口無張力。
( 2 )術前應徹底清潔腸道并使用快速、有效的抗生素,最大程度地減低腸道內細菌的數量和毒力。對已有慢性腸梗阻、腸壁水腫的患者,應采用術中腸道灌洗以徹底清除腸道內積糞。當上端腸道口徑明顯大時,可采用端側吻合。
( 3 )吻合口應有良好的血液供應。
( 4 )正確使用吻合器械,如選擇口徑適合的吻合器,插入時避免粗暴,以免腸壁破裂。切不可將附近組織誤夾入吻合器內??焖贀舭l,緩慢、旋轉式退出吻合器,以防吻合口撕裂。取出吻合器后,應立即檢查上下兩個切除圈是否完整。如有缺損,應在相應部位加強縫合。
( 5 )吻合完畢后,可進行注氣試驗。鉗夾吻合口近段結腸,盆腔內注滿水,經肛注入200 一300 司空氣,觀察有無氣泡從吻合口逸出。如盆腔水中有氣泡,則提示存在吻合口瘺,應對吻合口加強縫合。注氣試驗應作為直腸吻合后的常規檢查。
( 6 )經會陰部切小口置入骸前引流管,該引流管位于盆腔最低位,故引流效果優于腹部引流,對預防吻合口瘺很有價值,也是治療吻合口瘺的主要措施之一。大多數吻合口瘺經有效的紙前引流、全身應用抗生素,以及營養支持等措施,一般于2 一3 周后愈合。
( 7 )插入肛管,其一端通過吻合口,留置4 一5d 。此管可排出腸腔內氣體減輕壓力。
2 直腸癌吻合器保肛術后吻合口狹窄的預防
直腸癌前切除術后,如出現明顯的排便次數增加,但每次便量減少,有明顯的排便不盡感和會陰墜脹感,大便變形或變細,直腸指檢可觸及吻合口狹小,即應考慮吻合口狹窄。雙吻合器術后,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率可達10 %一28 % ,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發生。
( 1 )盡量采用較粗的吻合器,但要避免撕裂腸管。
( 2 )術后早期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和及早進食,有助于排便對吻合口機械性擴張作用。
( 3 )保留有效的血液供應及游離足夠長度的結腸,以免組織缺氧導致纖維組織過度增生。
( 4 )避免吻合口瘺和吻合口附近的感染,因為吻合口瘺愈合后常有疲痕組織增生。
( 5 )病人出院時應囑其術后1 個月再來復查,復查時通過直腸指檢了解吻合情況。早期發現的吻合口狹窄一般只須手指擴張幾次即可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