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坐落于古都北京宣武區長椿街、明代萬歷帝敕建皇家寺院——長椿寺旁,1958年9月1日創建,是一所以神經科學和老年醫學的臨...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 醫院資訊 > 武劍:向“中風”亮劍
武劍:向“中風”亮劍
時間:2012-10-25 16:52來源:求醫網
一個人說話、舉手、抬頭、轉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離不開大腦的指揮。正因為承擔如此重任,大腦雖小,消耗的能量卻很大:大腦的重量只占體重的2%左右,但供血量卻達到全身供血量的20%。一旦發生了腦卒中,也就是腦血管突然出現堵塞或者破裂等,就會造成腦血液循環障礙,輕則會導致各種功能障礙,重則會奪去人的生命。近年來,武劍在治療急性腦血管疾病時,也積極倡導預防控制腦卒中,“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腦卒中發病下降的拐點早日到來。”
人物檔案
武劍:醫學博士、醫學管理碩士(MHA)。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內科腦血管病專業負責人,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國內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內老年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中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專業組委員兼秘書。紐約科學會專業會員,美國中風學會專業會員,美國神經科學會專業會員。
1991年畢業于同濟醫科大學,同年在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工作,2000年赴美求學,2007年回國。目前主要致力于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診療、研究和教學工作,專注于腦血管病、頭痛、頭暈和神經遺傳疾病的流行病學、遺傳學、病因學、致病機理,以及新的診療方法和預防措施的研究。
治療 避免內科的保守和外科的激進
腦卒中俗稱中風。武劍說,估計我國現有的腦卒中病人在800萬到1000萬之間,而且每年還在增長。《北京市2011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顯示,2011年北京市18至79歲常住居民腦卒中患病率為1.5%,與2008年相比上升了15.4%。隨著年齡的增加,腦卒中的患病率也隨之增加:本市 60歲以上人群中,腦卒中的患病率達到了7.4%,其中男性的患病率達到10.2%,女性為5.6%。
腦卒中會對大腦組織造成突發性損壞。武劍說,大腦的神經細胞一旦缺乏足夠的氧氣和營養供給,幾分鐘內就會死亡。接著,受這些神經細胞控制的身體機能也會隨之失去作用。由于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因此腦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長期的。
2008年,武劍開始負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病專業組的工作,他在卒中單元病房成立了國內**“血管內診療卒中單元”,把血管造影、溶栓、支架、搭橋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的管理融為一體化管理。現在,武劍每周都參與主持神經內外科、介入和影像科等多學科聯合查房。
“這種診療模式就是為了讓大多數患者獲得了較好治療方案,克服內科的偏保守和外科的偏激進帶來的缺陷。”
預防 成立中風專門門診和篩查門診
在龐大的腦卒中患者后面,還跟隨著更龐大的腦卒中“后備隊伍”。讓腦卒中的中高危、極高危人群提前發現危險因素、盡早控制成了武劍工作中的另一個重大課題。
2009年,武劍在宣武醫院成立了腦卒中專病門診和卒中篩查門診,規范化的流程和全方位的服務,受到了患者歡迎。2010年宣武醫院成為首批“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控基地醫院”。
武劍說,腦卒中的預防可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預防,是指針對致病因素的預防措施,這階段,腦卒中還未發生,但卻存在發病的危險因素,如抽煙、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
二級預防,則是指對已發生腦卒中患者的干預,以改善癥狀、降低病死病殘率。“其實,預防腦卒中要從幼年開始。”武劍說,動脈硬化是腦卒中發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它的病理改變往往是從兒童時期就已開始,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過高、高糖飲食與幼年肥胖有關。肥胖者還容易患心臟病和糖尿病,后兩者都會使腦卒中的危險性增加。
當然,絕大多數人是到了中老年階段才有了防病意識和知識。腦卒中篩查就相當于幫助公眾進行預防工作:當一個人年齡超過50歲、有腦卒中家族史,同時有高血壓、房顫、血脂異常、超重等危險因素時建議到篩查門診進行相關的檢查。此外,武劍還建議市民在每年體檢中,增加頸部血管的超聲檢查和心臟檢查項目,以便及早發現腦卒中的危險信號。
把關 建設北京中風綜合化防治的質控中心
很多人都覺得腦卒中來得突然,沒法預防,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武劍說,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癥狀,這些癥狀就是腦卒中的預警信號,因為預警信號往往只出現幾分鐘,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視。
“比如有人突然一側身體麻木或無力;突然說話困難或理解障礙;突然一只眼睛甚至雙眼視物不清或有復視;突然行走困難或失去平衡;突然眩暈;突然劇烈頭痛……”一旦出現上述的癥狀不要猶豫,趕緊到附近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武劍說,在腦卒中的治療上,有這樣的說法:時間就是大腦,也就是說要爭分奪秒才可能降低腦部的損傷。因此,一旦發現家人出現腦卒中,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有等等看的心態。“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要盡量將病人送到設有神經內科等專科的醫院,以便盡快開展規范治療。”
2011年,宣武醫院神經內科成為“北京市腦卒中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武劍帶領的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腦血管病專業組承擔了具體的質控工作,“我們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促使全市的腦卒中綜合化防治達到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
補白
武劍曾經在美國學習和工作了7年多。2000年,他在宣武醫院工作了近10年后,感覺到了“瓶頸期”:當時他是最早開展超選擇性動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人員之一;是最早開展頸動脈與腦血管病相關性研究的人員之一;是國內最早開展頸動脈支架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人員之一。
“我感到不僅在技術發展上遇到了"瓶頸",對疾病的理解也出現了"瓶頸"。”那年,武劍辭掉了國內較好的神經內科的工作,到美國學習和工作。到美國后,武劍進一步學習分子遺傳學、血管生物學等知識和技術后,他深刻感覺“只有到了微觀世界,才能將宏觀的臨床疾病融會貫通”。
2007年,盡管在美國的事業和生活都很穩定,但武劍還是決定回國,促使他回國的動力之一是孝心:武劍的父母一直生活在國內,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回到北京感覺離他們非常近。”
回來的另一大動力是想做點事:“我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總要有人做事、有人付出。我既然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夠為這個社會作貢獻,我就應該為國家去付出。”現在,他仍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以醫學為業者,需立志精誠,時時不忘敬畏生命之理,時時不忘仁愛同情至上,時時不忘人文關懷為重。”武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