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城最繁華的商業老街--中街附近,有這樣一個醫療團隊,他們肩負著救死扶傷、呵護生命的神圣職責,一代又一代的醫護人員薪火相傳,辛勤... [ 詳細 ]
腦栓塞癥狀體征有哪些
時間:2012-11-02 10:36來源:求醫網
腦栓塞有哪些癥狀表現?
一、病史及癥狀
: 腦栓塞癥狀體征有哪些?
與腦動脈硬化
性腦梗死患者發病不同,一般認為腦栓塞發病急,病情較重,可能是由于脫落的栓子突然堵塞腦血管,側支循環尚來不及建立,腦組織無緩慢缺血的適應過程,往往在中等動脈起始部發生梗死可造成大片狀腦梗死。主要臨床特點如下。
1.一般資料
(1)關于發病年齡:由于栓子來源不同,腦栓塞發病年齡也不同。如風濕性心臟病引起者,發病年齡以中青年為主。若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動脈粥樣硬化者多見于老年人。
(2)常有引起栓子來源的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甚至可伴有腦以外器官栓塞的癥狀或體征,如風濕性冠心病伴心房纖維顫動有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可有發熱、關節疼痛、胸悶的表現,心肌梗死有胸痛等表現,脂肪栓塞可有長骨骨折的表現等。
2.發病情況 急驟起病是主要特點,是發病最急的疾病之一,大多數患者病前無任何前驅癥狀,活動中突然起病,絕大多數癥狀在數秒或數分鐘內病情發展到最高峰。少數患者在數天內呈階梯樣或進行性惡化。約半數患者起病時有意識障礙,但持續時間短暫。
3.神經系統定位體征 腦栓塞多數發生在頸內動脈系統,特別是大腦中動脈最常見。栓塞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取決于栓子數目、范圍和部位。急性起病時可有頭痛、頭暈或局限性疼痛。
(1)大腦中動脈栓塞:最常見,其臨床表現為主干栓塞時引起病灶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優勢半球動脈主干栓塞可有失語、失寫、失讀。如梗死面積大時,病情嚴重者可引起顱內壓增高、昏迷、腦疝,甚至死亡;大腦中動脈深支或豆紋動脈栓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一般無感覺障礙或同向偏盲,優勢半球受損,可有失語。大腦中動脈各皮質支栓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偏癱,以面部及上肢為重,優勢半球可引起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失讀、失寫、失用;非優勢半球可引起對側偏側忽略癥等體象障礙。少數患者可出現局灶性癲癇。
(2)大腦前動脈栓塞時可產生病灶對側下肢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對側中樞性面癱、舌肌癱及上肢癱瘓,亦可發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礙及強握反射,可伴有尿潴留。
(3)大腦后動脈栓塞可引起病灶對側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對側半身感覺減退伴丘腦性疼痛。病灶對側肢體舞蹈樣徐動癥,各種眼肌麻痹等。
(4)基底動脈栓塞最常見癥狀為眩暈、眼球震顫、復視、交叉性癱瘓或交叉性感覺障礙、肢體共濟失調。若基底動脈主干栓塞可出現四肢癱瘓、眼肌麻痹、瞳孔縮小,常伴有面神經、展神經、三叉神經、迷走神經及舌下神經的麻痹及小腦癥狀等,嚴重者可迅速昏迷、四肢癱瘓、中樞性高熱、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
多有心臟病史,或以往可有腦栓塞史,突然發病,無先兆,常見癥狀為偏癱或單癱、癲癇發作、感覺障礙和失語,有時可迅速昏迷和出現急性顱內壓增高癥狀。病史詢問應注意起病的急緩,主要癥狀,有無類似發作病史及其它系統疾病史。
二、體檢發現:
常有失語、偏癱或單癱、感覺障礙、昏迷等局灶性神經體征。依栓塞血管的不同,可出現其它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和身體其它部位血管栓塞以及原發病的體征。
三、腦栓塞的輔助檢查:
腰穿檢查顱內壓及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可含有紅細胞;24h后顱腦CT腦內可有低密度區,部分在低密度區域中間有高密度影(出血性梗塞);有的心電圖可能發現心律不齊、心肌梗塞等異常;X線胸片有助于了解心肺有無病變。
四、腦栓塞的鑒別:
應注意與腦出血鑒別;昏迷者須排除可引起昏迷的其它全身性或顱內疾病;與其它原因所致的癥狀性癲癇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