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成立于1904年,前身為英國人建造的“西人隔離醫院”,院址舊稱靶子路41號(現武進路85號)。1945年,改名為... [ 詳細 ]
白血病十八問
時間:2012-10-28 10:07來源:求醫網
1.什么叫白血病?
白血病是累及造血干細胞的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俗稱"血癌",特點是某一類型的白血病細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組織中的腫瘤性增生,可浸潤體內各器官、組織,使各個臟器的功能受損,產生相應的癥狀和體征。
臨床上常有貧血、發熱、感染、出血和肝、脾、淋巴結不同程度的腫大等。骨髓及外周血中可出現幼稚細胞。
2.為什么會得白血病?
原因尚不清楚。由于放射線、電離輻射、病毒、化學物質(包括毒物及藥品),加上個體可能存在的遺傳或免疫機能缺陷等,可使造血細胞發生惡變,惡變后的細胞由于存在分化和成熟方面的缺陷,同時又保持有分裂增殖的能力。故使此類惡變細胞(白血病細胞)可以不斷地在體內增殖積聚,由造血組織漫布到血液和全身多種臟器,出現有關的白血病的臨床表現。
3.白血病會傳染嗎?
白血病不是傳染病。盡管目前關于人類白血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有關白血病發病機制的學說也頗多,但尚無由于與白血病患者密切接觸而傳染上白血病的。實際工作中,也并未見因此醫護人員中有白血病的患病。
4.白血病會遺傳嗎?
應該說并非所有的白血病都有遺傳傾向性,但臨床上確見到某些白血病在某一人種(如白種人)、某些遺傳性缺陷(如Down氏綜合征)和某些家族性疾病(如Fancon山貧血)中較容易發生。同卵雙生中,若一人患急性白血病,則另一人患急性白血病的機率(25%)顯著高于普通人(5/10萬)。以上均提示某些遺傳因素可能會對白血病發病產生影響。
5.哪些人容易患白血病?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目前關于白血病的病因研究顯示,某個體是否發生白血病可能取決于內因、外因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據有關研究,具有以下情況者,其白血病的發生率可能高于普通人,即所謂“高危”人群:
(1)曾因某些特殊需要或意外事故而受到電離輻射者
(2)長期或慢性接觸某些化學試劑或藥物者,如苯及其衍生物、某些緩腫瘤藥物如烷化劑等或某些免疫遏制劑,乙雙嗎啉等。
3)曾受某種逆轉錄RNA病毒(如HTLV-I型病毒)感染者。
(4)具某些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者,如Down氏綜合征、Fanconi貧血、Bloom綜合征患者。
6.白血病患者發熱是否一定是有感染存在?
白血病患者的發熱不一定都是由于感染所致,白血病本身也可引起發熱。白血病患者,尤其是白血病細胞增多的患者,由于血細胞分化和增殖的異常,核酸代謝異常旺盛,釋放的能量亦較多,患者常會表現發熱。這種發熱只能通過化療后白血病的緩解而控制。但是,總的說來,白血病患者的發熱大多數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即使暫時找不到明確的感染灶,也應該及時應用抗生素治療。
7.白血病患者為什么容易出血?
白血病患者容易出血的機制較為復雜,其原因大致為:
(1) 白血病時,血小板數量減少和功能障礙;
(2) 凝血因子的破壞和凝血機制障礙;
(3) 由于白血病細胞在血管內的堆積和血管壁的損壞,容易發生出血。
8.得了白血病怎么辦?
一個人一旦被懷疑或被告知患了某一類型白血病,千萬要保持鎮靜。盡管白血病屬于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但醫學發展至今,此惡性病已非絕癥。此時應與醫生合作,積極配合治療。輕易放棄生命或有病亂投醫,迷信什么"偏方"而耽誤治療均是不可取的。
9.白血病患者要忌口嗎?
在飲食方面,應該說沒有什么食物是白血病患者不能食用的。只是為了避免患者治療期間發生不必要的并發癥,白血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生冷、隔夜或變質食品。新鮮水果必須洗凈、削皮后再食用。
(2)盡量避免食用堅硬或油炸食品,如魚肉制品應盡量去骨、刺,以防進食中硬物刺破口腔膜,致口腔潰瘍甚或繼發局部感染。
(3)注意膳食結構的合理搭配,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盡可能進食新鮮蔬菜。對大便習慣不好,或病前有習慣性便秘者,尤應注意補充富含纖維素食品。盡可能保持每日排便通暢,以防便秘致痔瘡加重或誘發肛裂,增加局部感染的機會。
10.血型與白血病有關系嗎?
血型是依人體紅細胞表面存在的特殊抗原物質而決定的,至今國內外未發現哪一種血型與白血病的發生有相關性。
11.輸血會傳染上白血病嗎?
輸血雖在極少數情況下可引起某些傳染病(血源性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瘧疾等)的傳播,但至今國內外尚無因輸血而引致白血病的報道。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除外某些人由于輸入了受某些特殊病毒,如嗜人類T淋巴細胞-I型病毒(HTLV-I型病)污染的血制品后,由于病毒所含的逆轉錄RNA在宿主T淋巴細胞內轉變為原病毒DNA,并進一步整合到宿主T細胞的DNA鏈中,通過激活細胞自身的癌基因,最終導致T細胞呈惡性增殖,進而發展為白血病。這些人往往有其內在的因素。
12.白血病是不治之癥嗎?
白血病雖然是一種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但由于醫學技術的發展,使白血病成為可治的病。通過積極的化療、放療、骨髓或外周血干細胞移植,生物反應調節劑應用等聯合治療手段,已能使半數以上的患者達到延長生存期。少數患者還能得到痊愈。
13.我國白血病的發病情況如何?
我國白血病患者約為3-4人/10萬人口,男性多于女性。各的發病情況不一。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最多,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次之,且多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多見于成年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則多見于老年人。
14.為什么說白血病患者保持大便通暢很重要?
因為便秘或大便干結的患者常易發生肛裂。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本身或化療等因素致抗感染能力明顯低下,一旦出現肛裂,極易引起肛周感染。嚴重者細菌可經局部破損處人血導致菌血癥或敗血癥等嚴重情況,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還給治療帶來極大的影響。故此,防患于未然,保持大便通暢并注意局部的清潔衛生,對每一位白血病患者均十分重要。
15.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血病患者在化療期間需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方面,盡管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會使患者在此期間食欲下降、胃納減退,但為保持必要的體力與營養,患者應盡可能的攝人富含維生素及高價蛋白質的食品。不吃辛辣刺激、生冷、堅硬變質等食品,新鮮水果應洗凈、削皮后再吃。
(2)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洗手,以防止在抵抗力極低的情況下病從人。
(3)保持大便通暢,便后盡可能坐浴以保局部清潔。對于有痔瘡或大便秘結者,可常規使用痔瘡寧栓及緩瀉藥。
(4)減少與外界的接觸。減少不必要的探視。如遇人多的環境或周圍有“感冒”患者,應帶口罩以減少交叉感染機會。
(5)患者居室或病房內不宜擺放過多的鮮花,尤其應避免放花盆,這樣可減少由于花或泥土中帶有的霉菌孢子、細菌等引起的感染。
(6)盡量不以硬物挖耳或剔牙,以防局部破損并招致感染。
16.白血病患者何時拔牙安全?
俗話說"牙痛不算病,痛起來要人命"。對于白血病患者來講,如果經常受牙疾的折磨,心情一定很糟。尤其是患者的殘根斷齒處,常有細菌藏匿,一旦化療致白細胞減少,則患齒局部很容易發生感染,重時可引起頜面部軟組織蜂窩組織炎。對這些患者選擇適當的時機拔除患齒是必要的。一般可選兩次化療間的休息期,待血象中中性粒細胞一定值>1.5×109/L、血小板數>50×109/L時,拔牙相對安全。若局部情況允許,患者能堅持到白血病完全緩解后再拔牙,則手術會更加安全,術后傷口局部感染、出血不止等發生率也將進一步減低。
17. 患了白血病后還能生育嗎?
目前對白血病的治療是以細胞毒藥物聯合化療為主的綜合性治療。由于所用的細胞毒藥物在極大程度殺傷白血病細胞的同時,往往也對體內所有增殖力旺盛的細胞,如性腺細胞、粘膜上皮細胞等具有相當程度的殺傷作用或致畸作用。尤其當白血病患者合并有睪丸或卵巢等處白血病浸潤時,為治療這些髓外白血病病灶,尚需在全身化療的同時輔以必要的局部放射性治療。這些措施無疑會使正常的生殖細胞與白血病細胞“同歸于盡”。因此,經上述治療后的白血病患者生育力將受到極大影響,婚后不育,或一旦懷孕,胎兒的畸形、致殘或死亡、流產發生率均極高。基于優生學等方面的考慮,白血病患者以不生育為好。
18.患了白血病后還能工作嗎?
對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在病情未緩解之前,由于疾病本身或化療的影響,患者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均將受到極大影響,此時的患者不適于工作。
但當病情完全緩解并且已經正規強化鞏固治療達一年后,若患者體力允許,并且有這方面的心理需求,可以考慮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慢性白血病由于病情發展緩慢,在相當長時間內可能病情保持穩定,不需住院治療、甚或不需藥物治療。對這些患者,參加一些力所能及并且不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工作,是應該被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