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總醫院位于松原市寧江區沿江西路960號,始建于1961年,是一所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康復、社區服務... [ 詳細 ]
吉林油田總醫院位于松原市寧江區沿江西路960號,始建于1961年,是一所集醫療、保健、科研、教學、康復、社區服務... [ 詳細 ]
暫無出診、停診詳情公告,以當天值班醫生為準
時間:2013-02-19 15:03來源:求醫網
一、何為艾滋病?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簡稱AIDS)的英文音譯。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簡稱HIV,俗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惡性傳染病。引起AIDS的病原---HIV進入人體后,主要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和殺傷人體免疫系統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細胞,從而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使大部分感染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極度下降而使人體發生多種極為少見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感染死亡。
二、艾滋病如何傳播?
艾滋病雖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傳播力并不是很強,只有三個傳播途徑!
(一)艾滋病傳播途徑之一:性接觸傳播。
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動(包括陰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時,可以通過生殖器或直腸粘膜傳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銳濕疣)或潰瘍時,會增加感染HIV的危險。直腸的腸壁較陰道壁更容易破損,
所以肛門性交的危險性比陰道性交的危險性更大。
(二)艾滋病傳播途徑之二:血液傳播輸血傳播。
1、如果血液里有HIV,輸入此血者將會被感染。
2、血液制品傳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取的某些成分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如含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3、共用針具的傳播:使用不潔針具可以把艾滋病毒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例如:靜脈**者共用針具;醫院里重復使用針具,吊針等。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拔牙工具、美容針、刀等,都十分危險。
(三)艾滋病傳播途徑之三:母嬰傳播。
如果母親是HIV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故建議HIV感染者不要生育,如已生育要禁止母乳喂養。
三、艾滋病的病程
(一)急性感染期
通常出現在感染HIV后的1-6周。感染者會出現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全身乏力、咽痛、關節疼痛和肝脾腫大等癥狀,另外,還可以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少數感染者甚至出現急性無菌性腦膜炎的表現。
(二)潛伏期
潛伏期約2~15年,平均8年。潛伏期間感染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癥狀。 潛伏期內具有傳染性,處于潛伏期的感染者往往是傳播HIV的最大傳染源。
(三)艾滋病前期
在此期間,一些患者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并可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最終會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另外,也可能會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適,肌肉疼痛等癥狀和各種特殊性或復發性的非致命性感染。
(四)艾滋病期
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最為常見的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機會性感染,如結核、病毒皰疹、真菌感染等;第二類為各種惡性腫瘤,如淋巴肉瘤、卡氏肉瘤等;最后一類為HIV直接造成損傷而產生的臨床癥狀,如AIDS癡呆綜合癥、外周神經炎等。
(五)終期
免疫功能全面崩潰,病人出現各種嚴重的綜合病癥,直至死亡。未經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艾滋病病人平均只能存活約18個月。
四、日常生活中會不會感染艾滋病?
大量的事實已證明,HIV在人體以外環境中的生存能力相當弱,如果暴露在空氣中則很快會死亡。一些常用的消毒劑如酒精、漂白粉、次氯酸鈉、戊二醛、福爾馬林等均可殺滅HIV。因此HIV傳播途徑是十分有限的,日常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同桌吃飯;共用餐具(碗筷);咳嗽、打噴嚏;使用公用交通工具、勞動工具、辦公用品;使用公用廁所;在公共游泳池里游泳等不會傳播HIV。
五、艾滋病預防
直至今日,仍然沒有可以徹底治愈艾滋病的藥物和有效預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艾滋病可以通過規范自身的行為來預防!
主要預防措施:
1、潔身自愛,恪守性道德是預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
2、提倡安全的性行為,每次發生性行為時都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
3、及時、規范的治療性病可大大降低經性途徑傳播感染HIV的可能。
4、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穿破皮膚的操作(如美容美發、拔牙等)時確保用具經過嚴格的消毒。
5、拒絕違禁物、戒斷違禁物,不共用注射器。
6、女性感染者不要懷孕,如要生育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做好阻斷。
7、不歧視,多關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六、哪些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1、艾滋病病人多因貧窮賣血或因病經常輸血、輸注血液制品而感染的。
2、共享針具靜脈注射違禁物者,除傳染艾滋病外,尚可傳染肝炎和梅毒等。
3、賣淫嫖娼者及娛樂場所的人員,彩虹戀或其它有危險性行為者。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配偶、性伴侶及感染艾滋病病毒生的子女。
5、曾用過未經嚴格消毒的公用銳器文身、文眉、文眼線、文唇線、穿耳孔或剃須修面等。
6、在小診所、小醫院用消毒不嚴、操作失范的器械手術、拔牙、創傷換藥,特別是口腔傷口換藥、婦科檢查、刮宮、輸卵管通液等。
7、接受過未查艾滋病病毒抗體的組織、器官、精液等進行組織器官移植或人工授精者。
8、經常診治、護理艾滋病病人的醫護人員,特別是曾被污染艾滋病病毒的針頭、刀剪或其他銳器刺傷皮膚者,或針灸醫生自覺不自覺用污染艾滋病病毒的銀針自行測試針感染,經常為艾滋病病人做血液及各種分泌物化驗檢查者,以及醫院病區的清潔工們。
9、各種性病病人,特別是梅毒、尖銳濕疣、軟下疳病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10、酒店、賓館、旅店、美容廳、夜總會、洗腳城、浴池的服務人員,警察,監獄看守人員,殯葬人員,如果體表皮膚或黏膜有破口時,不慎接觸了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或艾滋病病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
七、預防艾滋病相關政策:“四免一關懷”
1、對農村居民和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障制度的經濟困難人員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費提供抗病毒藥物。
2、在國內范圍內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咨詢和初篩檢測。
3、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早孕婦提供免費母嬰阻斷藥物及嬰兒檢測試劑。
4、對艾滋病病人的孤兒免收上學費用。
5、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病人納入政府救助范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濟。積極扶持有生產能力的艾滋病人開展生產活動,增加收入。加強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避免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視。
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指導;
(二)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及時告知與其有性關系者;
(三)就醫時,將感染或者發病的事實如實告知接診醫生;
(四)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