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防和對外交流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醫院創建于1914年,1990年成為國內精神科新藥臨床藥理...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 醫院資訊 > 抑郁障礙的流行趨勢及相應的對策
抑郁障礙的流行趨勢及相應的對策
時間:2012-10-24 13:33來源:求醫網
“抑郁”不只是醫學術語,通常也用于描述情緒。抑郁是對人們不愉快、悲觀、失望、沮喪等體驗的表述。因此,抑郁可以是正常的體驗。每個人在生活經歷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和自己的愿望相違背的事情,如親人去世、事業失敗、失戀、失業、考試失敗和災害等。人們常在這些事實面前內心感到無助、沮喪、悲觀失望和痛苦;外部表現為唉聲嘆氣、愁眉苦臉、哭泣、少語少動,甚至因絕望而有自殺企圖。但是,上述情況可在親友的安慰之下或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減輕或消失,通常不需要醫生或心理師的干預。
抑郁也可以是各種精神或軀體疾病的癥狀。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原因或由于微不足道的失意、挫折而長時間存在抑郁,或者抑郁表現非常嚴重,就要考慮是否是疾病的癥狀。例如,有人說自己沒有任何原因感到度日如年,悲觀失望,對任何事物都沒有興趣,不知道整天為甚么要發愁,遇到高興的事也沒有愉快感。那么,就要想到是否有抑郁癥的可能,需要去看醫生或心理師;或者因為患某種軀體疾病(如心臟病)而住院,不久出現明顯抑郁。一般來說,住院的心臟病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有抑郁癥狀。
如果有抑郁癥狀也可以稱作抑郁障礙,常見于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的抑郁發作和其他各種疾病,例如在更年期所出現的抑郁癥狀,老年疾病伴有的抑郁癥狀以及各種軀體疾病等。
抑郁癥是原因不明而常見的疾患,常為反復發作病程,如果得不到合理治療,有的病例可能發展為精神殘疾。因此,抑郁癥是影響人類健康、損害生活質量的常見精神疾病。
近年各國對抑郁癥的患病率進行了調查,歐洲各國發現需要治療的抑郁癥的患病率為19%。在亞洲各國調查結果很不一致,泰國為19%。1982年 國內調查結果,情感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0.83%,‘抑郁性神經癥’的患病率為3.11%。目前,抑郁性神經癥的診斷現在已經被取消,而并入抑郁癥。可見,在國內抑郁癥也是一種常見病。由于,我國在近20多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逐漸提高,必然對精神健康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精神科門診和住院病人抑郁癥的診斷率也在逐漸提高。由于人們對抑郁癥的知識缺乏,有很多抑郁癥的患者和他們的親屬不認為這是疾病,不知道去看醫生,更不知道到精神科去治療。因此,大部分患有抑郁癥的病人得不到恰當的治療,部分患者或死于自殺或常反復發作而留下殘疾。
從總的趨勢來看,抑郁癥的診斷病例會逐漸增多。雖然,抑郁癥的病因目前還不清楚,不能肯定抑郁癥的患病率是否會逐漸提高,但是隨著人們對抑郁癥的知識逐漸豐富,就診率必然會上升。可能在今后的流行病學調查中會反應為抑郁癥患病率在增高。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精神壓力在增加,會出現一些有抑郁癥狀的各種心理障礙。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質量和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對抑郁癥狀治療要求會不斷提高。因此,今后人們在患有抑郁癥和其他疾病所致的抑郁癥狀時,就診率會不斷提高。
雖然,近幾年來由于人們對抑郁癥的知識有明顯提高,就診率也有上升;但是,總的來說只有少數抑郁癥病人得到正確治療和合理的心理社會干預。其中原因很多,其中有醫療問題、群眾對抑郁癥的科學知識水平問題、社會歧視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等。
鑒于抑郁癥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常見病,另外在治療上存在許多不如人意的問題,怎樣才能同心合力相抑郁癥進行斗爭,盡可能減少抑郁癥對人民健康的危害。
首先要提高人們對抑郁癥和抑郁障礙的科學知識水平,專業工作者應該進行有關抑郁障礙的科普知識宣傳,使患者有機會得到盡早的、合理的治療;并消除對精神疾病的歧視。
由于各種原因抑郁癥的患者常到綜合醫院就診,因此需要提高各科醫生對抑郁障礙的識別水平。
提高精神衛生服務水平,包括診斷水平、治療水平,其中應該提供心理-社會康復服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精神衛生立法,使患有抑郁障礙的患者都有機會得到合理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