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1997年被省衛生部評審為三級乙等醫院。醫院創建于1906年... [ 詳細 ]
白劍鋒:警惕腰圍上的國內
時間:2013-03-01 10:25來源:求醫網
肥胖,曾被國內人視為“富態”,如今卻被公認為“病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僅用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食物短缺到供給充足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然而,國內人在富起來的同時,也迅速胖起來了,營養過剩代替了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人口數量直線上升。肥胖不僅是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誘因,也是影響人均壽命的關鍵因素。醫學研究證明,腰圍和壽命成反比,腰圍越長,壽命越短。
肥胖現象的發生,既與食物結構的變化有關,也與人們的過度飲食有關。改革開放前,國內人的餐桌上以清淡素食為主。改革開放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魚大肉成了餐桌上的“主角”。與此同時,大吃大喝之風愈演愈烈,過量的食物進入人體,超過了生理需要,引發了一系列“富貴病”。更令人憂慮的是,漢堡、薯條、冰激凌等洋快餐風靡一時,人們攝入的熱量越來越多,運動量卻越來越少。于是,“舌尖上的浪費”很快變成“腰圍上的負擔”。
如果說“舌尖上的國內”展現的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腰圍上的負擔”則暴露了中華民族的健康危機。一位西方作家指出,肥胖問題將成為國內未來經濟發展和公共衛生系統的一枚“定時炸彈”。作為一個“未富先胖”的國家,國內很難承受日益增加的醫療費用支出之重。肥胖,無疑成為國內經濟增長的“負能量”。
腰圍絕不僅僅是個人的美丑問題,而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肥胖人口的比例并不高。今后十年到二十年,是改善國民營養健康的關鍵戰略時期。只要抓住機遇、適時干預,就會事半功倍,遏制肥胖蔓延。否則,肥胖問題不僅會影響幾代人的健康,而且會消耗大量的社會財富,導致國內“因胖而困”。
遏制肥胖,合理飲食是第一要素。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這和其清淡少量的飲食習慣有關。日本傳統文化推崇“新鮮至上”,國民喜歡吃鮮魚、蔬菜和水果等,而不喜歡吃加工食品。另外,日本人的廚房一般都不大,沒有太多地方儲存食物,因此去超市買新鮮蔬菜的次數較多。其實,國內人也有良好的飲食傳統,如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等。《國內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平衡膳食寶塔”,不僅符合營養學原理,而且符合國內人的飲食特點。因此,國內人應守住這座“寶塔”,大力倡導健康的飲食文化。
遏制肥胖,還需政策引導。日本是第一個為控制肥胖率而立法的國家。根據規定,在40至74歲的公民中,女性腰圍不得超過85厘米,男性不得超過90厘米。日本企業還要求職員每年體檢一次,如果腰圍不達標,就會被強令減肥,甚至給予處罰。還有一些國家采取了征收肥胖食品稅、提高肥胖者醫療保險費等政策,力圖減少肥胖人口數量。可見,運用經濟和社會政策鼓勵國民減肥,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一個肥胖的國家,不僅是虛弱的,而且是危險的。國內人不僅要遏制“舌尖上的浪費”,還要掀起一場“腰圍上的革命”。只有人民更健康,國家才能更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