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兩名“白求恩獎章”獲得者的醫(yī)院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創(chuàng)建于1939年,前身是...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告別“酒氣熏天”
時間:2013-02-21 13:40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后,各地各部門紛紛響應、積極落實,其突出表現(xiàn)是,一直被詬病的大吃大喝風得到了有效遏制。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不論是領導機關還是基層單位,在許多餐桌上,茶杯代替了酒杯,家常菜代替了高品質菜肴,就餐者醉醺醺的景象不見了。有人感慨地說:“領導少了酒氣,多了純潔的風氣;戰(zhàn)士少了酒氣,多了訓練的虎氣;部隊少了酒氣,多了安全發(fā)展的底氣……”
從古至今,酒與國人都有很深的淵源,在不少典籍、文獻中都有關于國內(nèi)酒文化的記載。的確,酒能助興、提神、解憂,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過分迷戀,整天只顧著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就會適得其反,輕者出錯誤事,敗壞風氣,重者貽誤戰(zhàn)機,造成損人亡國之禍。翻閱歷史,一些有名的封建君主,如夏桀、商紂等,都是因為沉湎其中而導致國家敗亡的。
詩人郭小川的《祝酒歌》寫道:“酗酒作樂的,是浪蕩鬼;醉酒哭天的,是窩囊廢;飲酒贊前程的,是咱們社會主義新人這一輩!”當前,我們正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內(nèi)夢”而努力奮斗,任務艱巨、任重道遠,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可以“飲酒贊前程”,但絕不能貪杯誤事業(yè),理應響應中央號召,告別“酒氣熏天”,增加銳氣、正氣、朝氣。
酒氣少了,銳氣就多了。銳氣,即旺盛的、一往無前的氣概。所謂“壺里乾坤大,酒中日月長”,意思是說,從酒里尋找安慰與解脫,只會麻痹人的斗志與銳氣,時間長了,銳氣自然就會消磨殆盡。古羅馬帝國經(jīng)歷初期的鼎盛后,之所以迅速走向衰亡,與奴隸主們的奢侈浪費、耽于酒杯是分不開的。告別酒氣,把更多時間、精力用在工作和學習上,勵精圖治、臥薪嘗膽,我們就能鼓足勇往直前的干勁、闖勁,敢于迎接一切挑戰(zhàn)、戰(zhàn)勝一切困難,為實現(xiàn)“國內(nèi)夢”集聚更多正能量。
酒氣少了,正氣就多了。酒氣一多,正氣就很難有立足之地。道理很簡單,“酒杯一端,政策放寬”,原則變軟了,制度有彈性了,不能干的事能干了,一些不正當?shù)慕灰拙驮诔猿院群戎型瓿闪恕K裕粋€干部要正直行事,就要遠離酒場;一個單位要正氣沛然,就不能酒氣熏天。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辦事公平、用人得當,單位風氣正,領導威信高,群眾心舒暢,形成干事業(yè)的大好局面。
酒氣少了,朝氣就多了。酒能怡情助興,同時也能消磨斗志、麻痹神經(jīng),那些喜歡醉生夢死、爛醉如泥的人,看起來無一不是暮氣沉沉、未老先衰。遠離酒氣,不僅省時、省力、省錢,精力充沛,身體健康,而且還會豪情滿懷、朝氣蓬勃,學習上刻苦努力、勇攀高峰,工作上兢兢業(yè)業(yè)、奮發(fā)有為,不論干什么事都活力四射,斗志昂揚,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一個人有了這三氣,就能早日成才,建功立業(yè),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一支軍隊有了這三氣,就能攻必克、守必堅,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一個國家有了這三氣,就能自強不息,興旺發(f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