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坐落在攀枝花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炳草崗。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中醫中藥和社區醫療為一體的國家三...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攀枝花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醫院資訊 > 改應“通過制度建設讓公立醫院更具公益性”
改應“通過制度建設讓公立醫院更具公益性”
時間:2012-10-26 20:43來源:求醫網
公立醫院增加公益性,是我國正在推進的醫改方向之一。山東大學第二醫院近兩年積極探索增加公益性的路徑,打造“健康管理型醫院”。院長趙升田說,3年醫改讓群眾普遍受益,希望十八大以后,能繼續深化醫改,通過制度建設讓公立醫院更具公益性。
二院自年起開始打造“健康管理型醫院”,推出“五個一”健康服務活動,即一臺“健康管理直通車”、一冊“健康管理檔案”、一條“健康管理熱線”、一個“健康管理網站”和一堂“健康管理課堂”,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狀況,提供系統化健康服務,讓群眾早防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
為推行健康管理,二院設立了健康管理科,由專業團隊對體檢發現的亞健康人群進行免費的健康行為指導和干預。健康管理的周期為一年,重點管理人群的膳食和運動,周期內定期督導,周期結束后給予健康評估。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我國慢性病人呈井噴之勢,每年新增慢性病人萬人,社會疾病負擔呈明顯加速趨勢,城鄉居民長遠健康問題不容樂觀。趙升田說,在公立醫院中開展健康管理迫在眉睫,健康管理的意義在于通過一個病例,對同樣有患病隱患的對象進行提醒,讓整個社會群體受益,實現真正的“健康傳遞”。“來的時候是病人,走的時候是健康宣教者”。
“這些探索只是出自我們的自覺。本輪公立醫院改革,如果能把對服務量的考核,變為考核健康管理,把‘多得病我才多賺錢’,變為‘少得病我才多賺錢’,讓每一家公立醫院都建立起維護居民健康的自覺,才是從醫療管理體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性。”趙升田說。
目前,衛生行政部門對公立醫院考核門診量、住院病人量、服務收入等等,而不考核治療效果。趙升田認為,未來的醫改中,增加公立醫院公益性,需要重新設計管理思路、醫療流程、服務模式等,重新設定對醫療機構的考核指標,變以服務項目量為主的考核為以城鄉居民健康素質、醫療效果、滿意度等為主的考核。
“每個醫療機構應負責一定數量人口的健康管理,政府按人口購買服務,對醫療機構考核人群的帶病壽命。”趙升田說,對醫院而言,人群帶病壽命越短,醫療資源消耗越少,自身獲利越多;帶病壽命越長,占用國家醫療資源越多,自身獲利越小。應以考核引導醫療機構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管理,把疾病的預防作為工作重點,促使公立醫院由“疾病診治型”向“健康管理型”轉變。
(原標題:醫改應“通過制度建設讓公立醫院更具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