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人民醫院努力把堅持科學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將實現醫院又好又快發展歸納為一個中心(以病人為中心);三個建設(服務建設、文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 [ 詳細 ]
娃娃該會叫“阿姨”了
時間:2012-10-27 12:58來源:求醫網
——寫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紀念日
編者按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紀念日。這3年,是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3年。悲傷之地,浴火重生;悲痛漸遠,夢想飛揚。3年前當地震的消息傳來,我省在第一時間向災區伸出了兄弟般援助的手。值此三周年紀念日,特約我省首批對口支援四川理縣醫療衛生工作隊隊員、省政府記二等功**獲得者、張家界市人民醫院主管護士宋秀玲撰文,回顧3年以來的點點滴滴,從一個湖南故事中勾勒一個四川故事、一個國內故事。
●宋秀玲
清早,上了小學四年級的女兒走到我床前,嗲嗲地說了聲:媽媽節日快樂!讓我立馬反應:今天是5?12護士節,也恰好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紀念日。在想起自己在災區的那段援川經歷時,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時由我親手接生的5個娃娃,現在都差不多快3歲了,想必應該會叫“阿姨”了吧?!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年6月,我很榮幸地成為了湖南省首批醫療衛生援川隊員中的一名,到達援建地四川理縣通化鄉后,該鄉醫院院長根據當時情況給我們作了簡要介紹,大家明白了自己該做哪些事情。我們迅速擬訂了救援計劃,深感責任重大。
作為一名產科醫務人員,我首先關注的是助產工作的環境:簡陋的產房、達不到消毒隔離要求的設施、所需的藥品和器械更為稀缺……面對這一現狀,我當時懵了,這怎么接生呀?一種焦灼感油然而生。看來,在這里接生只有靠自己平日積攢的經驗和所掌握的技術了。
我迎接的第一位產婦就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在第一次給她作產前檢查時發現胎兒頭盆不稱,有剖腹產指征,正常分娩風險較大。當我給她說明情況時,她睜大一雙期盼的眼睛望著我,說:“我相信你們湖南的醫生,我有信心把小孩生下來!”我一邊想著簡陋的條件一邊看著產婦,內心十分糾結,但我很鎮靜地要求產婦在試產過程中要與我配合,聽從我的指導,她一一應允。接下來,我進入了陪產工作,耐心細致地解釋和服務,消除了產婦的恐懼心理并增強了自然分娩的信心。之后,強烈的宮縮痛竟沒使這位產婦吭一聲。這讓我感到很驚訝,也更加堅定了我一定要為她接好生的信念。時間在一點一點地過去,產婦的宮縮一陣接一陣地密集,宮口開大情況仍很緩慢,看著產婦疼痛時額上掛著豆大的汗珠,聽著窗外令人毛骨悚然的風聲,想著萬一不能順產的后果,我也是全身冒大汗。
其間,我一邊鼓勵產婦要有信心,一邊背著產婦和醫務人員及家屬商量,萬一不能順利分娩時轉入條件較好的醫院做剖腹產的準備。正在我焦急萬分之時, “嘩”的一聲一股清泉般的羊水濺滿床單,我再次為其聽胎心音作檢查,發現情況劇變,隨即熟練地進入了助產準備工作,緊接著上產床、指導用勁、為其消毒…… 然而,我的顧慮又來了,沒有急救藥品。萬一產后大出血咋辦?沒有復蘇器械,萬一新生兒窒息需復蘇咋辦?在我的這一連串的多慮中,“哇”的一聲,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我雙手捧著這個小生命就像捧著一輪初升的太陽,心中的那種喜悅,無以言喻。
當時,母親及嬰兒的平安,使我們贏得了大家的稱贊:“湖南的醫生真棒!”
在災區的3個月內,我親手迎接了5個小生命。
今天,在這特殊的時刻,想起往事的點點滴滴,我不禁感慨萬千:
娃娃啊,災難總是不幸的,但你們無疑是幸運的。你們是地震催生的生命,是災難中怒放的鮮花,是國內56個民族和13億人民相依相存、相親相愛的歷史見證和延續。在5?12大災難三周年紀念之日,我想對你們說:
——在人生道路上,要做一名珍惜生命和熱愛生命的堅強的人。我知道,目前你們還不懂得生命的意義。但3年前的5?12大災難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美麗與堅強。那些在災難中“舍身救學生的教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孩子的父母、為丈夫抵擋倒塌房梁的妻子、用雙手和雙肩頂起重壓保護嬰兒的年輕媽媽、左手骨折忍著痛苦為戰士敬禮的小男孩……永遠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所以你們要記住,生命對誰都只有一次,它比任何事物都重要啊。
——在人生道路上,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人不能奢求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回報,但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要多想那些值得感謝的人,要多想那些值得感謝的事。我們要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國際友人,感謝所有幫助支持的人……感恩是心靈盛開的善之花,能讓你們快速成長和成熟。
——在未來,你們是承擔歷史使命和責任的希望之星。“災難是不幸的,但經歷卻是一種財富。大愛充實心靈,我們將勤學奮進,立志成才,建設祖國,建設家鄉。”22個來自汶川地震災區的孩子在給溫家寶總理的信中如是說。是啊,我們國家民族的興旺發達,人民大眾的幸福安康的重任就將擔在你們的肩上,任重而道遠。
娃娃們!阿姨想念你們,阿姨永遠愛你們,愿你們無災無難健康快樂成長!
(摘自《湖南工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