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地處粵東地區中心城市,服務人口二千多萬人,歷經15個春秋,堅持社會主義辦院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 醫院資訊 > 癌癥患者的心理調整
醫院地處粵東地區中心城市,服務人口二千多萬人,歷經15個春秋,堅持社會主義辦院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大力引進和培養各類...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0-28 10:32來源:求醫網
癌癥病人往往擔心自己的病能否治愈,治療后能否工作,能否上學等問題。有的人錯誤地認為 "癌癥是不治之癥",因此,雖然妥善治療,心中仍非常緊張、恐懼、情緒消極,引起睡眠不好,食欲減退,對一切都不感興趣。針對這些情況,要做好解釋工作。由于近幾十年國內外醫學研究和醫療實踐,許多癌癥病人,尤其是早期和中期病人,是可能治愈的。我國治癌,常常采用綜合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比過去有很大提高。即使是晚期癌癥,經過合理的治療,也可以減輕痛苦,延長壽命。因此要樹立起戰勝癌癥的信心,是精神狀態由消極化成積極,配合醫護人員,調動身體的抗病能力(免疫力),與癌癥作斗爭。治愈后的癌癥病人,是可以繼續工作和學習的。
暴怒、悲傷、焦慮等可以引起免疫力的降低,這對于治病是不利的。有一些病人能正確對待疾病,配合醫師進行治療,情緒穩定,與疾病斗爭的意志較強,往往比那些被癌癥下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療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上被摧跨,振作不起來,再好的治療也難充分顯出療效。情緒可以促使病情加重,也可以促使病情好轉。
這里不妨建議病人制定治病或養病的計劃。計劃要根據病情、體力如何來訂。也可隨著病情改變修訂計劃。計劃的內容包括作息時間,治療時間,散步和鍛煉身體時間。有的人可訂上看書、作畫、聽音樂;有的人可訂上下棋、交談、寫文章;有的可訂上做點工作、做點家務勞動,或學習點什么。這樣做了能使您每天的生活很充實,日子過得有意義。還可建議對部分患者計劃或思考未來生活目標,包括一兩件大事。有的人要修房、有的人要種樹,有的人要寫書或寫文章,有的人要安排家里的大事,有的人要學開汽車等等。這些思考會使人熱愛生活,與周圍人們保持正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