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醫院是陜西省人民政府舉辦的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公立醫院,是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陜西省臨床醫學研究院、國家藥物... [ 詳細 ]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四大危險因素
時間:2012-10-29 14:14來源:求醫網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系統的疾病,循環系統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這些疾病都有著相似的病因、病發過程及治療方法。
身體超重
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及多不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超重與高血壓。研究表明,體重指數與血壓呈正相關,體重每相差10千克,收縮壓相差約3.0毫米汞柱(0.4千帕),舒張壓相差約2.2毫米汞柱(0.29千帕),而高血壓已知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研究對11萬余名女性進行長達16年的隨訪,發現肥胖與超重均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入與腦卒中呈正相關,是人群腦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決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攝入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且飽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過高。
蛋白質缺乏
曾經有調查表明,日本本土人群比美國夏威夷移民人群患腦卒中的比率高3倍,兩組人群血壓水平無顯著差異,但夏威夷人群動物蛋白攝入顯著高于日本本土人群,且發現動物蛋白與腦卒中呈負相關,動物蛋白可以遏制腦卒中的發生。但過多蛋白質攝入也導致過量脂肪攝入,并加重腎臟負擔。老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蛋白質1.2-1.5克為宜,其中至少有1/3為優質蛋白質,如魚、蛋、奶類、瘦肉、豆制品,食用魚類蛋白、大豆蛋白可使腦卒中發病率降低。
缺乏膳食纖維
美國學者曾經對30681名美國健康男性調查4年,綜合所有營養因素分析發現,只有膳食纖維與高血壓呈負相關,即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預防高血壓。有報道,增加每天水果、蔬菜攝入量可降低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提倡多食用谷類食物,少食用甜食、糖果,多吃粗雜糧、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
鹽的危害
高血壓為心血管病第一危險因素,在國內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國內高血壓患病率最高的是西藏、北京、內蒙古、河北、天津;最低的是海南。高血壓和食鹽攝入量關系密切,攝入量越高,人群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就越高。與每天食鹽攝入量小于6克者相比,每天吃鹽大于等于12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大于等于18克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國內居民每天食鹽攝入量普遍較大,平均在15-16克,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重”,對高血壓的預防非常不利。諾貝爾獎得主——伊格納羅教授自稱“有一顆年輕的心臟”,他除了強調運動的作用外,還曾特別提及在他的廚房中沒有食鹽,這一點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克食鹽也就是一個牙膏蓋的量,6克食鹽加起來并沒有多少。從心血管病預防角度來說,人們的飲食還是要盡量清淡一些,逐漸減少食鹽用量,直到不特別在食物中加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