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 > 醫院資訊 > 瓷都人民的好醫生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8560100
- 【網址】www.jdzyy.cn
- 【地址】中華北路317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瓷都人民的好醫生
時間:2013-02-26 09:39來源:求醫網
曹銘華同志,是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主任醫師,院神經內科的科主任,2002年加入國內共產黨,從入黨的那天起,她就有一種神圣的責任感。“醫生的天職是為病人盡心盡責,她一生以此為精神寄托”,這也是她行動的座右銘。
1986年7月她畢業于江西醫學院醫療系,應屆考入皖南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1989年畢業后分配到市一院從事內科臨床工作,她用心血和汗水為病人默默工作了21個春秋。2000年被授予國內先進女職工稱號,2004年被評為市勞動模范,同年被評為市優秀共產黨員,2005年被評為省勞動模范,2007 年被評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8年被評為國內三八紅旗手。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
她出生于一位普通的干部家庭,自小受父母的熏陶,父親教導她:“要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畢業后她面對的是病人在工作中她體驗到:“病人是醫生的衣食父母,醫生就應該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對來自農村貧困患者堅持花少錢治好病為原則。去年有一位波陽患者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經過維甲讀取,三氧化二砷等誘導治療,骨髓化驗示:完全緩解,貧血癥狀改善,所用醫療費用才6000元,如果去上海就醫,則可能要花費8000-10000元,患者家屬非常激動,緊緊地握著曹主任的手,淚流滿面地說:“您是人民的好醫生,我們一輩子忘記不了您”。
2008年從樂平礦務局送來一位危在旦夕的腦溢血患者,她立即組織本科醫生、護士輸液、給氧、測量血壓、心電監護,經頭顱CT證實為丘腦出血,患者第二天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每天解黑便4-5次,經多種止血,制讀取藥,上消化道出血無好轉,病人輸血量達5000ml,看著面色蒼白的病人,她心急如火,病人逐漸衰竭,又出現肺感染,腎功能不全,她不分白天黑夜不離開病房,觀察病人病情,查閱相關資實,制定有效的治療措施,極力抗感染,補充血容量,糾正電解質紊亂及保護肝腎等綜合治療,護送病人做胃鏡等,最后用生 抑素施他寧這一種血管收縮藥物止住了病人的上消化道出血,日夜奮戰一個多月,病人終于轉危為安,兩個月后病人康復出院,出院時病人送來實物給神經內科。曹主任對病人說:“治病救人是我們醫生的天職,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您的心意我們領了,禮物您拿回去,留給自己吃”。這位病人感動得淚流滿面。
今年10月份從外院轉來一位女性腦梗賽患者,左白骨精疼痛難忍,聽力下降,伴咳嗽、咳痰,胸悶、氣逼,右側肢體偏癱,曲擔架抬入病房,經過擴血管,抗感染等治療,病人癥狀改善不明顯,經過仔細觀察,多種化驗,發現病人雙肺有浸潤性結節影,有可能為腫瘤,也有可能為結核,曹主任組織全科討論,查閱相關資料,查腫瘤標志物等,家屬非常著急,病人呼吸困難難改善,心率:140次 /分,經吸氧、強心、利尿及抗結核治療,病人耳痛改善,精神狀況好轉,化驗指標逐漸好轉。目前通過康復,能站立行走,病人高興地說: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謝謝您的精心治療,正是這種精益求精,不斷仔細觀察病情,不斷調整治療方案,使很多疑難雜癥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正是因為這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怕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吸引了很多病人到院就診。
她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還十分注重清正廉潔,關心體貼病人,前不久110送來一位無名氏,無家屬,該患者病情危重,頻繁陣發性抽搐1天,為使這位病人及時明確診斷,她就同科室醫護人員一起親自抬病人到CT室做頭顱CT,幫病人清洗臉部傷口,替患者寬松衣服,在不知病人姓名及未交一分錢入院的情況下,積極組織全科搶救,同時又幫助尋找病人家屬的下落。
春去冬來,寒、霜、暑、霄,在醫生的意識中從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在長期的醫療活動中不管是工人、農民、老師、干部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獲得病人的尊重和信賴,所以只要是內三科的病人,或臨時找她看病的患者,她都耐心細致地進行醫治,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醫務道德對待每一位患者,院神經內科是一個專門接診腦卒中的科室,入院時很多患者昏迷不醒,奄奄一息,風風火火的送進醫院,家屬們心急如焚待著醫生救命,只要是病房有危重、疑難病人,電話鈴一響就是命令,她就立即趕到病房組織搶救,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到病房查房,觀察危重病人的病情,一年365天,迎進送出一位又一位病人,雖然身體很疲倦,但她覺得病人的觀察就是她的快樂。
不斷探索,精益求精
作為一名醫生首先要熱愛醫學專業,敬業愛崗,對技術精益求精,她熱愛自己的事業,堅持不懈地學習先進的醫學理論,跟蹤了解國內外先進診斷方法,并把它用于臨床實踐,可以說離開學校20年,她從沒有中斷學習,每天看書到深夜。2000年,引進一臺腦血管血液動力學分析儀,為腦血管患者的血液動力學監測提供了有力手段。2002年7月,她到北京參加國內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學習班,回來后立即引進這項技術腦出血患者發病率高,致殘率也高,一直以來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微創技術只需局麻,手術切口僅3mm,務小,療效好,從2002年8月以來,內三科已成功救治600多位重癥腦出血患者,為瓷都不少家庭帶來福音,將我市腦出血的治療提升到一個新高度,2004年12月通過市科委組織的鑒定,該項技術達國內先進水平,填補市空白,近幾年開展神經系統疾病的規范化治療,成立神經康復室,建立神經監護病房,組建景德鎮市第一個卒中單元,規范化治療腦血管疾病,與國際先進知識接軌。在景德鎮地區率先開展腦血管病康復治療,包括心理康復,吞咽康復及肢體康復,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她不滿足目前成績,2009年引進視頻腦電圖儀,肌電圖儀,大大提高癲癇疑難神經疾病的診斷,方便我市人民的疾病治療,要當一名優秀的醫生,就必須終生學習,不斷進取。
2009年2月參觀南京軍區總醫院神經內科,學習腦血管病的介入知識,在景市率先開展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170多例,開展有癥狀顱內動脈狹窄植入術12例,開展顱內動脈 彈簧圈栓塞術5例,開展有癥狀大腦中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術3例。
2009年5月由外院轉來一位53歲男性患者,神志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強直,危在旦夕,急做頭顱CT示:蛛網膜下 泛出血,該疾病死亡率很高,既往只能保守治療,有時轉上海行腦血管造影術,往往在路途中死亡。入院第3天她們立即行全腦血管造影術,發現大腦后交通巨大動脈瘤,清南京專家指導后,行彈簧圈栓塞動脈 手術,術后第7天病人能站立行走,在過去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科學不斷發展的今天,在我市就能享受到上海、北京等大醫院的手術效果,所以引進先進的技術,掌握精湛的醫術是搶救病人的關鏈。
當她每次治愈諸如此類的危重病人后,同時又倍感自己的醫術又有新的提高,有時痛苦,忘記了休息。
無私奉獻,情系未來
她具有系統的醫療專業基礎知識,臨床經驗豐富,在探索中她體會到我國是人才輩出的國家,她有責任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傳授給更年青的醫生,選派優秀年青醫生到北京、南京等地進修學習,她關心科室的醫生,尤其注重對他們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僅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經常和他們交流,還通過講課的形式對常向他們傳授技藝,讓他們參與到自己的課題中來。每周組織疑難病歷討論,進修學習,圓滿地完成各醫藥院校在我院實習的教學任務,為黨和人民培養了許多健康向上的接班人。
科室管理,說意創新
作為科主任,她認真搞好科室管理,首先清產核資,對科室的財產和醫療器械造冊登記,尤其是落實臨床醫生的病床任制,誰主管誰負責,為病人治療期間醫療費用的管理使用,病房的環境管理等,設立優質病房,進行責任護理,卒中單位作為20世紀腦血管病臨床治療的重大進展已經引起廣泛的重視,全世界腦血管病的醫療模式正在逐漸轉用這一新的方向。鑒于我市腦血管病患者較多,缺乏系統的治療和康復培訓,2005年內三科購買一系列康復設備,派專人進行神經功能康復,改善中風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市場競爭的今天,醫院、科主任競爭就是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要將科室工作搞上去,必須引進先進的技術,解決別人無法解決的難題,這才有生命力。
刻苦攻讀,發表論文
“有幾分耕耘就有幾份收獲”,早在醫院時就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早年,在攻讀碩士研究生時,就參加省級課研課題的研究,曾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至今發表論文20余篇,2005年《腦出血的微創清除治療》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從事科研課題5項,在研課題《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術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應用》已完成,正在結題,申報省科技廳課題《大腦中動脈狹窄血管內支架成形術的研究》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