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醫院前身是中華基督教內地會1904年創辦的開封“福音醫院”。1950年2月被正式命名為“河南省人民醫院”。1955年3月,隨省政... [ 詳細 ]
腦血管疾病的分類有哪些
時間:2012-11-01 14:16來源:求醫網
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簡稱TIA,又叫小中風或一過性腦缺血發作) ,其病因與腦動脈硬化有關,是腦組織短暫性、缺血性、局灶性損害所致的功能障礙。
⑵ 腦血栓形成,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各種動脈炎、外傷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腦血管局部病變形成的血凝塊堵塞而發病。
⑶腦栓塞,可有多種疾病所產生的栓子進入血液,阻塞腦部血管而誘發。臨床上以心臟疾病為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傷后脂肪入血;蟲卵或細菌感染;氣胸等空氣入血,靜脈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腦血管所致。
出血性腦血管病 ⑴腦出血,系指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由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腫瘤等引起。
⑵蛛網膜下腔出血,由于腦表面和腦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所致。常見原因有動脈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等。
據國外統計資料,腦血管病以缺血性為多見,腦梗塞占59.2%~85%,腦出血除外,一般在20%以下。年農村調查新發完全性卒中280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占3.9%,腦出血占44.6%,腦血栓占46.4%,腦栓塞占2.5%,難以分型者占2.9%。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與外國情況不同,腦梗塞雖然發病率較多見,但腦出血所占比例為44.6%,顯然比國外高,其原因尚待進一步探討。
此外,70年代以來,由于CT和核磁共振的廣泛應用,臨床上又發現一些出血和梗塞并存的腦血管病,即混合性腦卒中,這種病,有人報道占同期各種腦血管病住院人數的2.67%。其病因和發病機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認為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重要原因,并與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