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532-68661155
- 【網址】www.qdfuer.com
- 【地址】青島市市北區同福路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居家護理
時間:2012-11-01 15:36來源:求醫網
喂奶原則
先天性心臟病嬰兒吸吮能力較差,易喘,并常易嗆到或嘔吐,因此,父母親在照病童時應注意下列幾項原則。
? 采少量多餐,例如:喂奶量每4小時60c.c.可改為每3小時45c.c.或50c.c
? 采分段喂食,不可一次喂完,中間應給予休息及排氣數次。
? 喂奶時之姿勢較好抱著喂,采半坐臥姿45度,而發紺型患孩采膝胸體位,有助于增加吸吮力,更能消化,不易疲倦。
? 喂奶時隨時注意患孩情況,如發紺,呼吸過快時應立即停止喂奶。
? 喂奶完畢之后,應拍背排氣,予右側臥,抬高床頭并觀察有無溢。
? 吐奶時處理:頭側邊,拍背部,讓口腔內殘余牛奶易流出,以預防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并且清潔口腔。
? 奶嘴選擇
─將牛奶泡好后,將奶瓶成40度左右,使牛奶充滿整個奶嘴后,牛奶之滴數會呈一直線之時間約1-2秒,牛奶呈滴狀約1秒一滴。
─奶嘴軟硬要適中,煮沸消毒十分鐘后,捏奶嘴可立刻恢復原形。
─洞較好用圓的,盡量不要十字型,因為十字型較費力。
飲食原則
一般心臟病童因易喘、疲倦,導致營養攝取不足,而影響活動生長狀況,因此使患孩擁有良好的營養,如何鼓勵孩子吃東西,提高食欲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食物選擇上并沒有太大的禁忌,三餐以五大基本均衡飲食 為主,可增加高熱量,高蛋白質食物。
1. 均衡飲食包括
? 醣類:面類、稻米、米飯、小米、麥、玉米等。
? 蛋白質:動物性─肉類、雞、鴨、蛋、魚、牛奶。
? 植物性─豆類、豆腐、豆漿。
? 脂肪:動物性─豬油、牛油、奶油。
? 植物性─花生油、大豆油、橄欖油。
? 以及水和維他命、礦物質。
2. 注意事項
? 伴有心衰竭,水腫者,依病情輕重給予低鹽或無鹽飲食。若有服用尿劑及毛地黃藥物者,除限制鈉的攝取外,同時也要限制水的攝取,避免水腫。可以多補充含鉀較高的食物。
? 若服用利尿劑及毛地黃藥物,應多補充含鉀量較高的食物。如:菠 菜、苦瓜、橙子汁、木瓜、檸檬汁、香蕉、柑橘。
? 采少量多餐,可減少胃部膨脹而壓迫胸腔、也可減少空肚子時間。
? 選擇孩子喜歡的食物,烹調成孩子喜歡的口味。
? 鼓勵孩子和大家一起用餐,如此可以增進食欲。
? 如果孩子偏食,可以把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混在他喜歡的食物中或 以變化的方式,像水餃、肉丸子和蛋一起蒸等。
運動原則
先天性心臟病孩之父母往往會擔心該如何評估小孩之運動量是否足夠或過多,且大部份父母常會因疾病的關系而過度限制孩子的活動,這樣一來,反而會造成患孩心理上的問題,并影響孩子的發展。
? 一般而言,有少數癥狀較厲害者,須嚴格的限制活動量,如果運動后不會氣喘、發紺、異常疲倦,就不必限制,只要不勉強他做一些能力達不到的運動便可,像散步、適當游戲活動都是可以的。
? 未手術的患孩,以內科療法控制期間,避免劇烈運動,如賽跑、打球....等,一般孩子游戲追逐,在其可忍受之情況下不予限制。
? 小孩常有自行調節運動量的本能,如患發,紺型心臟病病童,在運動或走路時,如有突然蹲下來的現象,此時父母勿強迫他繼續活動,應讓他休 息。
? 學齡期之病童,癥狀可能慢慢減輕,而參加學校活動的機會也越多,所以,如何使患孩有愉快的學校生活而又不影響其健康,可隨時請教心臟科醫師,至于癥狀未減輕者,通常小孩子上學之前醫師會建議給予手術矯正,以免影響正常之學校生活發展。
睡眠原則
對罹患心臟病的兒童而言,適當的睡眠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 隨時注意病童的保暖。
? 讓小孩生活在合宜的溫度及安靜的環境,溫度22度至26度。
? 盡量避免突來的驚嚇。
? 睡覺時,給予病童最舒適的姿勢,一般心臟病童較喜歡采蝦米狀。
? 一般不需要防止病童哭泣,但若因哭泣而更加重其發紺象現時,則應及時給予安撫而減輕其發紺癥狀。
感冒的照顧
1. 感冒預防
先天性心臟病病童生長不良,體力不足,抵抗力比一般小孩弱,平時避免與感冒、咳嗽的人接觸,應避免感染源,并維持環室內境清潔。
? 感冒時輕者會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咳嗽、聲音啞、發燒、全身無力、食欲不振、畏寒、嬰幼兒常合并嘔吐、腹瀉等癥狀,重者除會有上述狀外,高燒可達39-40度,部份病童會因發燒而引起抽搐。部份病人會有暫時性腹瀉,多為腸系膜性淋巴炎所致,大部份感冒如不引起并發癥,2-14天可痊愈。
? 注意休息,避免再著涼。
? 給易消化食物,多喝開水。
?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動。
? 應避免出入公共場合,須要時,以口罩罩住口鼻,口罩必須保持清潔干燥,勤于更換。
? 保持呼道通暢,予側臥。(尤其在喂奶后)
2. 發高燒時的處理
因發燒時會增加氧氣消耗量,加重心臟病兒童的缺氧狀態,增加其心臟負荷,因此發燒癥狀處理對于此類患孩很重要。
發高燒時可先給予物理降溫,包括:
(1). 環境調節
一般調室溫22-26度C,濕度35-60%,若發抖時室溫可稍高些。
(2). 衣類、寢具類的調節
發冷、發抖時,可用棉被、毛毯、電毯、熱水袋等,使全身全保暖體溫上升后,后項物可慢慢移去,出汗時應給予適宜衣物更換。
(3). 如果體溫高于正常范圍可先使用冰枕,觀察1-2小時,若燒不退,再以溫水浴拭浴,觀察體溫變化,若仍無改善,應盡速送醫。
避免便秘
? 便秘時,排便須用力。較好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 促進排便的方法如下:
1. 多吃蔬菜水果、粗制食物,也可做成菜泥,果泥給較小患孩吃。
2. 多做腹部運動,例如:腹式深呼吸、抬腳運動、腹部予以輕按摩等。
3. 每天按時蹲廁所。
4. 協助患孩保持較輕松平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