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公司茅箭醫院建于1970年,是十堰城區東部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二級優秀醫院、國際愛嬰醫院,是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類商... [ 詳細 ]
心理講座:與孩子一起成長
時間:2012-11-01 17:37來源:求醫網
年5月11日下午,我參加了東風德納工廠工會組織的女性課堂第三講:與孩子一起成長。參加的女員工有五十多人,廠領導很重視女性課堂的開展,廠黨委陳書記、工會主席張主席、女工主任賀主任親臨會場。我作為茅箭醫院心理科的一名醫師,同時作為一位媽媽,有幸被邀請參加,與女性朋友們一起交流和分享教育孩子經驗和體會。
主講人陳艷秋老師從教育理念、教育誤區、親子關系的角度來談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好媽媽、陪孩子一起成長。講課內容豐富,貼近生活,生動的事例讓與會的媽媽們受到啟發和教育。要是媽媽本身的理念和方法走偏了或存在問題,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那誰來教育存在問題的媽媽呢?在講座和相互交流探討中,每個媽媽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在互動分享交流階段,許多人分享孩子小時候如何去照顧孩子、培養好的習慣、陪孩子成長和與孩子交朋友時的點點滴滴生活細節,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媽媽的辛苦和甘甜。一位媽媽在談體會時,說到女兒上托兒所時,只接了一回,而其她媽媽孩子上大學了,談到孩子小時候的事還那么清晰,已泣不成聲,女兒從托兒所出來要給姥姥買吃的,媽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愛吃啥,可女兒說知道,那位媽媽說,自己的女兒在教育自己,女兒平時是姥姥姥爺帶著,感到很愧疚。
大家聽了心里酸酸的,主持人開玩笑說:“你再哭,我們也要哭了。”媽媽的心,在這一刻是想通的,有這樣的氣場存在,媽媽的內心在工作、在影響了。媽媽們共同關心的話題: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大家交流和分享經驗和體會,會起到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作用。
在帶教孩子上,有兩種極端的現象,一種抱著“有苗不愁長”的想法,放任自流;一種是“揠苗助長”式的過度教育。前一種教育少了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不利于塑造出孩子優良的個性和心理品質,后一種教育,過度一廂情愿地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強加給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和意愿,都是要避免的。孩子沒有一定的對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在生活中摸索與成長。就像一顆種子,只要提供適宜的土壤,有陽光與雨露的滋養,就會長出一顆幼苗,再成為一顆大樹,過程只有自己去完成,無人能替代。
孩子是家庭中的重心與焦點,培養和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系,處理好親子關系,也是媽媽們一道人生的重要課題,有一種理念是:關系重于教育。親子關系不好,教育很難,在青春期很容易成為問題凸顯出來。孩子和媽媽的親密關系在從小建立,在青少年時期隨著獨立和社會化的需要,孩子漸漸斬斷與媽媽的后天臍帶,去交朋友,融入到社會中,做媽媽的要理解,去觀察和引導,而不要滿足于孩子的依戀,讓孩子的心理成長停滯在這一階段,一旦固定下來,成年后會成為心理問題影響生活。
學會做一個稱職的媽媽,做一個與孩子交朋友的媽媽,是這次女性課堂上全體媽媽的心愿。
作為一名心理科醫師,有機會參加車橋廠女性課堂大講堂,與女性朋友們分享和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和體會,我本人作為一名媽媽也感到受益匪淺。在人們普遍重視心理健康、重視企業文化、懂得人文關懷、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下,車橋廠領導率先垂范,先在女性員工中開展女性關愛計劃,活動做到具體、扎實,讓我看到東風德納公司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會讓車橋廠走得更穩、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