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山市中醫院
- 【類型】二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28-38397222
- 【網址】www.mstcm.com.cn
- 【地址】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蘇祠路14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頸椎病的日常保健及預防
時間:2012-11-01 20:24來源:求醫網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好發于40-60歲之間的成人。據統計,50歲左右的人群患病率為25%,60歲左右的人群患病率則達50%。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會產生各種退行性變化。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這與工作姿勢不當,尤其是長期低頭工作有很大的關系。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頸椎病可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型、頸型和混合型。
當患有頸椎病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注意:
1、經常保持頸部的正確姿勢,減少頸痛的發生
(1)坐姿 選擇高度適中、穩固及能支撐背部的椅子。如果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工作臺和座椅的高度適中,保持眼睛與顯示屏在同一水平,避免頸部前傾。不要長時間低頭工作,避免長時間閱讀,以免過度勞累對頸部造成壓力。在疲勞或痛楚出現之前,應定時轉換姿勢。避免長時間坐著和突然扭動頸部。
(2)站姿 站立時,頭部要保持水平位置,下顎向內收,使頸部穩定及肌肉松弛。
(3)臥姿 正常人仰臥位枕高應在12cm左右,側臥與肩等高,枕頭的高低因人而異,大約與個人拳頭等高。避免枕頭過高,如果枕頭過高,頸椎始終處于前屈位置,頸部肌肉長時間處于被動的牽拉狀態,不利于頸部的休息。此外,避免長時間的俯臥位或半俯臥位休息,以免頸骨及頸部肌肉長時間扭向一邊,造成壓力。
2、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勢
(1)梳洗 刷牙及洗面要保持頸部挺直,洗頭時避免頭低于洗面盆,如果可能,應利用淋浴沖洗頭發。
(2)熨燙衣服 較好選用能調節高度的燙衣板,高度適中的燙衣板應能容許使用者在燙衣時保持頭部在水平的位置,避免低頭燙衫。
(3)枕頭 理想的枕頭應該適應頸椎的弧度,使頸部肌肉充分的放松。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為佳,可利用中間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同時對頸部可起到相當制動與固定作用。枕頭的高度一般為12-15cm,枕芯較好用谷皮、蕎麥皮、綠豆殼、草屑等充填,而不宜用海綿、棉絮、木棉等物,軟硬適中,保持頭部輕度后仰的姿勢,以符合頸椎的生理曲度。
(4)勞務勞動 做飯菜等家務勞動的時間不宜過長,要經常改變姿勢,看電視的時間不宜太長,應將電視機放在與眼睛同一平面的位置上。
3、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
(1)坐姿 盡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頭部保持略微前傾。如果需要長時間伏案工作,應調整工作臺的高度與傾斜度,使案臺適于自身身材,尤其是有頸椎病癥狀者,避免過度低頭曲頸,桌臺寧高勿低,半坡式斜面桌更為有利。如果桌面或工作臺面過高,則使頭頸部呈仰伸狀;過低,則呈屈頸狀。這兩種位置均不利于頸椎的內外平衡,尤其是后者在日常工作中最為多見。除了升高或降低桌面與椅子的高度外。某些需長期伏案的工作者,如描圖、繪圖等職業的工作人員,可通過調整工作臺來達到目的,一般傾斜10度-30度。這種傾斜的工作臺板較調節座椅和臺面的高度更為有效。
(2)定期改變體位 由于職業的需要,頭頸部常向某一方向轉動或相對固定(特別是前屈或左、右旋轉),應當在工作一段時間后,一般1-2小時后,讓頭頸部向另一方向轉動。這樣,既有利于頸椎保健,又可消除疲勞感。因為,這種相對固定和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不僅可以直接引起椎間盤壓力的改變,還可導致張力較大,一側的肌肉疲勞。長時間近距離低頭視物,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誘發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后,應抬頭遠視半分鐘左右,待眼睛疲勞消退后再繼續工作,這時頭頸部也可放松。長期低頭工作,由于頸椎前屈,使椎間盤內的壓力逐漸升高,一旦超過椎間盤本身代償限度時,必然產生髓核后移,重者可后突,穿過后縱韌帶進入椎管。因此,在屈頸一段時間后恢復自然體位一定時間,使內壓恢復,如此可避免椎間隙內壓持續升高。
(3)安排好工作環境 工作中確保頭部維持在良好位置,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看書時頭不要過低,盡量將書和眼睛保持同一水平。無論進行任何活動,要安排時間休息,避免頸部過度疲勞,如感到頸部不適,應立刻停止活動,讓頸部放松,或適當休息,避免加重局部損傷。
4、每天堅持適當的頸部運動
通過頸部運動可松弛頸部肌肉,增加頸椎的靈活性以及強化肌肉,從而達到保護頸椎的效果。每天做數次頸部運動,有助減慢頸椎退化過程。在日常生活及工作時,應每隔1小時,將頭向上下、左右各個方向活動,同時亦可把肩部提起向前及向后轉動數分鐘,以減輕頸部壓力。
如果有條件,應堅持早晚鍛煉及做工間操,包括頸椎保健操,長時間固定在某一姿勢下,做短暫的頸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轉及回環活動。可以改善頸肌疲勞,恢復較好應力。
5、預防復發
雖然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經過系統的治療后癥狀可以得到緩解或安全消失,但也有些患者反復發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頸椎的結構 頸椎較胸椎和腰椎的活動度大,活動頻率高,但支持結構卻較薄弱,因此穩定性不如胸、腰椎。在頸部活動過度,或某些因素的誘發下,容易出現頸部失穩,引起復發。
(2)頸椎的生物力學 當頸椎發生退變,并出現骨質增生等原因造成制動后,其相鄰錐體的生物力學負荷也會改變,使得頸椎病容易復發。
(3)不良的姿勢和體位,勞累、頭頸部扭傷等沒有及時處理和治療,或是治療后癥狀改善不徹底、療效不鞏固,都會導致復發。在頸椎病的高發人群中,工作和睡眠中的不良姿勢和體位,是頸椎病的誘發因素,如果在治療后仍然沒有改善工作條件、睡眠體位,那么,頸椎病復發也就不可避免。
(4)患者對疾病的自我認識和重視程度 那些易于復發的頸椎病患者,多數是不能堅持正規治療;治療斷斷續續,沒有規律;癥狀略有緩解就自動放棄治療,療效得不到鞏固;不遵循醫囑,在療程結束后,不能堅持進行自我鍛煉或糾正不良習慣等,這些都容易導致頸椎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