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中醫院坐落于營口市站前區建設街89號。是營口地區單獨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乙等中醫醫院。是遼寧中醫藥大... [ 詳細 ]
中藥處方勿忘注明忌口
時間:2013-03-04 13:35來源:求醫網
《傷寒論》第12條桂枝湯證中說:“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在這一條的“桂枝湯”方后注中特別指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筆者認為,這個方后的忌口法則,不能僅僅認為是指服“桂枝湯”后的禁忌,服用其他中藥時,都應當考慮到這個經典的忌口法則。
自古以來的中醫治病開方后,都非常重視告知病人服藥后要注意忌口,這個環節與療效密切相關,而現在的不少醫生不重視向病人交代忌口,以至于影響藥效,甚至出現藥物的毒副作用。
忌口實際上就是指治病服中藥時的飲食禁忌。所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就是說在服用中藥期間,應忌食比較生硬難以消化以及性味屬于寒涼的食物;油炸黏膩、肉面、脂肪等易于助濕生痰類的食物;具有辛熱發散性味的五種香草類植物,如小蒜、大蒜、韭、蕓苔、胡荽及酒等;腥膻如馬肉、驢肉、狗肉、羊肉、豬頭肉、動物內臟、動物乳類及其制品、魚、蝦、蟹等發物,以及腐敗變質或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服中藥為什么要忌食這些食物呢?
一是因為藥食同源,中藥來自于自然,且許多食物也有一定的藥性。中醫治病是以草木金石藥物寒熱溫涼的不同屬性,來治療疾病的寒熱虛實,糾正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中藥方劑藥物寒熱溫涼的配比是有法度的,而服藥期間如果再吃進一些有寒熱偏性的食物,會擾亂中藥在體內發揮糾正陰陽失衡的功效。
二是因為生病期間,往往脾胃功能比較虛弱,再食生冷油膩,將更傷人體的后天,影響胃氣的充盛,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危,胃氣盛則有助于藥力發揮作用,胃氣損傷,非但不能運化飲食,而且不能運載藥力,會導致病情加重或延緩疾病的康復,所以治病及飲食都要時時以固護胃氣為第一要義。
三是一些葷腥食物,如雞、羊、豬頭肉、魚、蝦、蟹,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腐敗變質或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是俗話所說的“發物”,會誘發舊病宿疾,或加重病情。
張仲景在《傷寒論》桂枝湯方后注中不僅提出了這個“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的經典忌口法則,而且在論中很多方劑的服藥注意事項里也都強調“如桂枝法”,這就是在反復告誡我們在為病人開中藥時,一定要注明有何忌口,才有助于藥效的正常發揮。正如清代醫家章杏云在《飲食辨錄》中所說:“病人飲食,藉以滋養胃氣,宣行藥力,故飲食得宜足為藥餌之助,失宜則反與藥餌為仇?!币簿褪钦f,服中藥時,飲食得當,可以促使藥效更好地發揮;如果飲食不當,反而會抵消藥效或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產生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