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醫學院教學醫院
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
淮安市腦科醫院
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淮安市腦科醫院...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2 11:06來源:求醫網
優質護理碩果累累 省廳排名獨領風騷 ——我院“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巡禮
近日,江蘇省衛生廳辦公室下發了《關于我省69所省級重點聯系醫院優質護理服務三方滿意度調查結果的通報》。該通報中以省內69所“優質護理服務”省級重點聯系醫院的出院患者為調查對象,通過采集、整理和分析患者觀點,評出了患者心中的優質護理服務醫院。
我院通過兩年多來的努力,在這次省級優質護理服務總體滿意度調查中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優質護理服務”—一個打破了40多年功能制體系的護理改革模式,又重新詮釋了護理的內涵與意義,如今正在國內各大醫院如火如荼的開展,真可謂是“百年杏林花開放,千載懸浮為民康”,我院作為一所三級醫院,已走過40年的風雨歷程,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她正以園林式醫院的建筑外觀及三院人“厚德、敬業、求精、創新”的精神彰顯著特殊的魅力,尤其是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以來,以夯實基礎護理為切入點,優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模式,改善服務品質,提升護理質量。她的內涵和外延正悄然發生著變化。這里的每一位護理人都本著“用心守護,用愛導航”的情懷,建立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的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使護理回歸人文,回歸本源。
患者體驗:由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我這次來你們這里住院,變化真大呀,病房里一派新氣象,走廊內掛上許多漂亮的掛花及盆景,病房貼了許多醒目溫馨的提示牌,床單潔白、平整,真舒適,與在家感覺沒有兩樣;護士們態度熱情,服務周到,整日忙碌不停,還為病人鼻飼、擦身、洗頭、洗腳、剪指甲,還有小陳護士真是有耐心,她給我講解糖尿病健康知識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和聲細語,就像女兒一樣,真感激她們……”這是內科一位病人出院時握著病區護士長的手,留下的肺腑之言。
腦血管科的張老先生,因偏癱失語,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可他遏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用顫抖的手豎起大拇指,用唇語表達他的心聲:“你們的護士頂呱呱!”。
為病人提供優質全程的護理服務,更加體貼入微的照料,已經成為護士的自覺行動,用慎獨約束自己的行為,領導在和不在一個樣。腦血管病房的一位家屬見到護理部主任時說,“三院的護士工作好的沒話說,夜間的病人翻身從來不叫醒家屬,都自己動手做,我們好感動”。住這樣的醫院,我們放心。一位多次住院的病人感慨地說“這次住院護士和以前不一樣了,笑容更甜了,服務更細了,工作更主動了,護士隨時都在身邊,床頭鈴用不上了,她們的服務真是像自己的親人一樣溫暖” !
是啊,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開展以來,這樣的贊揚聲或表揚信,她們聽到或收到的太多了。那一封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字里行間表達著患者的感激和感謝,展現出一幅幅感人的護患和諧畫面。
為了聽到更多的聲音,吸取更多的建議,病區、護理部、黨辦定期分別發放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從調查表上反饋的信息來看,不僅實現了護理服務零投訴,患者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護士的綜合滿意度平均達99%。
護士行動:細節更到位,服務更貼心
根據患者的需要,護理部和病區一起,共同探討彈性排班,規定了工作內容,增加早班、晚班,早中班、雙夜班等。班次增加,工作量增加,但大家毫無怨言,在各自的崗位上實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清晨,人們還在睡夢中,早班護士已奔波在上班的路上。當患者從睡眠中醒來,第一眼就看到了面帶微笑的護士,一句親切的問候:“老奶奶,夜里睡的好嗎?我來幫你洗臉…”接著是一陣忙碌,幫助患者打開水、洗漱、翻身、拍背、更衣、喂飯、喂藥…夜晚,當人們與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時,晚夜班護士仍在堅守崗位,服務著患者。她們的額頭上布滿細細汗珠、眼神流露出絲絲倦怠,但她們分管的病人覺得她們很美,因為她們的付出,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感。
在病房,每天的“愛心一刻”成為最溫馨的時刻。護士們除在治療護理期間與患者溝通交流外,每天會專門拿出一刻鐘的時間與患者進行真誠、貼心的交流,傾聽患者訴說自己的想法、感受、困惑和需求。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幾分鐘,護士卻聽到了患者最為真實的心聲,更多的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狀態,從而實施個體化的心理疏導,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增進了護患情,拉近了護患距離,讓護士走進了患者的心中。為了進一步加強基礎護理工作,醫院還為各個病區配置了床上洗頭用具、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護理用具,保障基礎護理工作順利開展。使服務的細節更到位,患者感到護理更貼心。
工作改進: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齊肩并進
基礎護理需要以專業技能和專科知識做支撐,專科護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它體現的是護理的價值和內涵。各試點病區結合專業特點,開展了特色護理服務。神經科收治的大多數是癲癇病人,此種疾病容易復發,社會功能會受到影響,需要長期治療,患者和家屬往往缺乏對疾病治療康復的知識,且存在的心理問題也比較多。針對這種情況,病區開展“愛心延伸”服務,病房建立了“出院患者隨訪檔案”,定期進行癲癇專題講座,及時通過電話等形式了解其康復情況和 后續治療,給予針對性指導幫助。腦血管科建立了“康復驛站”,為患者提供肢體功能鍛煉場所和語言訓練平臺;在“訓練治療室”增添了象棋、跳棋、磁力寫字板及運動鍛煉等器材,進行寓“練”于樂的康復訓練,促進腦卒中患者的康復。
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病房內安靜有序,干凈整齊,患者的頭發、皮膚、指甲清潔干爽,床尾警示標識、各類管道標識清晰,重癥患者的體位擺放舒適,治療護理措施到位,基礎護理與專科護理齊頭并進,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管理創新:實施現場質控模式,提高全員執行力
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以來,各級護理管理人員轉變觀念,由“結果”管理轉向“過程” 管理,做到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落實“現場督導”的護理質控模式,通過護理部主任一線查房制、科護士長“蹲點”制、病區護士長重點督查制、管床護士責任制,實現護理管理“前移”。通過前移管理,護理部主任及科護士長每天深入臨床一線走進病人,走進護士,更好地了解病區值班、交接班情況、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落實情況、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等,及時發現臨床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改進措施,提升護理執行力。
優質護理病區實行三級問責制度,即護士長問責責任組長,責任組長問責責任護士,責任護士對本組患者全盤負責。病區建立基礎護理評估單,責任組長每天對本組患者進行評估,分配、督查、指導本組責任護士完成當天的基礎護理工作。病區護士長利用“五查房”(早上班前、上午10點、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檢查護理程序的運用,基礎護理工作的執行和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問責責任組長,給予相應的指導或提出問題共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達到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猶如一縷縷春風,溫暖著每一位患者的心。我院的護理人將一如既往,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貼心的護理服務,南丁格爾有一句話:護理工作是平凡的、質樸的,但是我們要做到“不平凡”,因為質樸也可以演繹精彩,也可以創造奇跡,讓我們踏著南丁格爾的足跡去實踐救死扶傷的諾言,切實的把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持之以恒地開展好,落實好,真正達到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