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又名江蘇省淮安仁慈醫院,始建于189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綜合性醫院。<... [ 詳細 ]
我院血管外科運用介入技術成功保住患者一條腿
時間:2012-11-02 18:28來源:求醫網
日前,我院血管外科在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輔助下,運用介入技術,進行了下肢動脈切開取栓術,成功救治一例下肢動脈廣泛血栓患者,保住了患者的一條腿。
患者,男性,77歲,既往身體狀況較差,有較嚴重的肺氣腫史。因突發右下肢發涼、疼痛到當地醫院救治,下肢動脈彩超及CTA(CT血管造影)均提示下肢動脈廣泛血栓形成,經治療效果不佳,且癥狀逐漸加重,10天后轉入我院診治。入院后,血管外科主任田鵬根據彩超及CTA檢查結果,預測到病情的嚴重性與復雜性,隨與患者家屬進行了詳細的溝通。患者右下肢動脈廣泛血栓形成,阻塞時間較久,且大腿根部向上幾厘米處存在較嚴重動脈硬化粥樣斑塊,手術難度及風險均較大,但若不盡快手術治療,患者病情將進一步加重,極有可能導致截肢,給以后生活帶來困難。最終患者家屬抱著拼一把的念頭,要求手術治療。
為了提高動脈取栓的精準度及確切性,田鵬主任和同事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決定為其行介入治療。即在X光****下將取栓導管送入阻塞的動脈,待導管到位后再將前端的球囊充起,將血栓自血管內拖出,這種操作對提高手術的精準度、防止導管誤進入動脈分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由于該患者有肺氣腫病史,血氧飽和度較低,為了避免麻醉對于患者呼吸功能的干擾,醫務人員選擇手術在局麻下進行。術中,他們首先于右側大腿根部做了一個約5cm長的切口,逐層切開,充分游離暴露出股動脈,于動脈前壁做切口,將取栓導管首先送入上方,由于此處存在堅硬的鈣化斑塊,導絲和導管前進受阻,不能進入腹部大動脈的真腔內。在X光監視下,田鵬和同事細心地將導絲及導管通過了斑塊處并進入動脈真腔,然后取出了大量陳舊性血栓,同時在鈣化斑塊處放置了一枚血管支架,解除了局部的嚴重狹窄,近端的動脈恢復了搏動,血液自切口處噴射而出,手術已完成了了一半。接著,他們又將近端動脈阻斷,將導絲、導管送入遠端動脈。此時,送至膝關節處的導絲再次受阻,考慮與患者血栓時間較久、硬度較大有關,造影顯示下肢動脈長滿血栓,全程阻塞。在X線****下,他們選擇了一根更細的導絲向下送入,結合血管造影,找準血管主干的方向,終于將導絲送至足踝水平,經過多次取栓,再次造影時顯示動脈主干已恢復血運,手術宣告成功。術后不到一個小時,患者冰涼、紫紺的右腿重新恢復了溫暖和紅潤,效果立竿見影,患者及家屬十分高興,目前正在康復中。
傳統的動脈切開取栓均在手術室進行,取栓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效果不能保證。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DSA造影為救治患者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明顯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保證了手術的預期效果。
田鵬主任提醒廣大患者,隨著天氣轉涼,下肢動脈缺血的病人會出現癥狀加重,中老年患者如果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及吸煙史,又突然出現下肢發涼、疼痛或者以上癥狀突然加重,要考慮存在急性下肢動脈缺血的可能性,及時到正規醫院行血管彩超檢查,明確診斷,避免因延誤治療時機而導致截趾、截肢等嚴重不良后果。(丁以洲 朱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