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55年,占地130畝,總資產3.7億元,開放床位1200張,在崗員工130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62人、博士9人、碩... [ 詳細 ]
心臟病介入兩種途徑各有優勢
時間:2012-11-02 20:33來源:求醫網
心臟病介入治療是指在X射線透視下,通過導管等特殊器材進入人體心臟等血管內治療心血管病的一種方法,不需開胸手術和全身麻醉,在緊急情況下(如急性心肌梗死)能迅速達到血管重建,疏通閉塞血管。如今介入治療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已廣泛應用。
冠狀動脈造影和介入治療技術途徑通常是經由股動脈(下肢),隨著介入技術和材料的不斷進步,經橈動脈(上肢)途徑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技術,目前經橈動脈介入治療技術越來越普及,很多醫院大量采用此技術。
經橈動脈穿刺優點
1.損傷小,出血少,血腫、動靜脈瘺、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發生率低。
2.有些病人因股動脈、髂動脈、腹主動脈迂曲、狹窄、動脈夾層等不能經股動脈途徑而必須改由經橈動脈途徑。
3.術后即可拔除動脈鞘管,可以方便下床活動,壓迫和包扎傷口容易,避免或減少術后臥床、拔除鞘管導致的血管反應等并發癥。
4.住院時間縮短,醫療費用降低,患者樂于接受。
經股動脈穿刺缺點
1.術后患者術肢需制動6小時,一定臥床24小時。
2.對穿刺部位壓迫止血要求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血腫,嚴重時可壓迫臨近神經和血管,使肢體活動障礙。
3.有迷走反射并發癥,嚴重者可致休克及心跳驟停。
4.部分病人術后出現尿潴留,需予以留置導尿管,增加了感染的概率。
經橈、經股動脈綜合比較
經橈動脈穿刺有著很大的優勢,醫生和患者都樂于接受。但是,經橈動脈穿刺也有一些缺點和限制。比如,經橈動脈穿刺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有10%左右的病人不適合,比如說身材太小,動脈血管太細、發育畸形及動脈硬化太嚴重或太扭曲者,都不適合此方法。這個“不適合”的比例比經股動脈穿刺要高得多。由于橈動脈較細,穿刺的成功率比經股動脈要低一些,有些病人不得已還會碰到經橈動脈做不成而改成經股動脈。
除了適合人群和成功率方面,經橈動脈方法略有遜色以外,在一些高難度手術方面,經橈動脈穿刺也有一定的限制。因經橈動脈路徑所選擇的導管不能太粗,而且導管的選擇余地也較小,這樣,有些特殊的操作和非常復雜的病例就難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