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中醫院位于渤海八路539號。是全市單獨的一所三級中醫醫院,是全市中醫藥工作的醫、教、研中心,是全市中醫藥學會、針灸學會的... [ 詳細 ]
糖尿病跟直腸癌有何關系
時間:2012-11-03 12:44來源:求醫網
核心提示:老人往往是得一病而牽連全身,所以來年人更需要注意保護自己身體健康,讓自己安享晚年。
糖尿病,直腸癌的高發人群
據悉,糖尿病占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10%,每10個人就有一個是糖尿病,糖尿病如不能有效醫治就會引發各種疾病,其中患直腸癌的風險最高。
的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患者發生直腸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3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糖尿病患者體內過多的糖分無法正常分解,由此造成體內的高血糖可能引發直腸癌的發生。
研究人員檢測了45到79歲之間的1萬名男性和女性的血糖指標,并檢查了這些人過去六年間的醫療記錄,發現糖尿患者尤其是男性,更容易得直腸癌。而血糖超標即使沒有達到可確診糖尿病的標準,也可能會導致患直腸癌的幾率增大。
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體檢
直腸癌是我國第三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并不明顯,進入中晚會出現腹痛、大便帶血、腹瀉、肛門下墜感,也會出現尿急、尿痛感。值得注意的是,有糖尿病患者有時候對于尿急、尿痛感容易忽視,因為該疾病本身特征也是尿多、尿急。如該糖尿病患者自身也是痔瘡患者,對于便血的情況需警惕。
為預防直腸癌來襲,糖尿病患者每年需定期進行腫瘤標志物篩查。篩查的項目包含:直腸指檢、直腸鏡檢、病理學檢查、癌胚抗原測定、氣鋇灌腸對比造影、B超檢查、端粒酶活性檢測、直腸癌CT檢測、MRI檢查等,其中常用確診依據為病理學檢查。
防直腸癌糖尿病患者莫走入極端光吃菜
光吃菜不吃飯,許多糖尿病患者為防止病變,常會減少肉類的攝入或是淀粉,但是專家表示卻忽視了主食的攝取,導致脂肪攝入過多,更容易造成直腸癌高發。
如果沒有充足的能量,蛋白質的修復功能,脂肪的調節體溫功能,礦物質、維生素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等也無從談起,而提供能量的營養素中碳水化合物恰恰是最直接、最經濟的,碳水化合物則主要從糧食中得到。
目前人們日常膳食中常存在三大誤區,一是主食攝入量過少,許多人甚至每天不足200克,二是主食品種單一,以精白米面為主,膳食中缺少粗雜糧,食物中膳食纖維減少。第三是在老年人的主食組成中,粗雜糧攝入反而過多,對老年人的咀嚼、消化道功能產生負面影響。一般建議老年人的粗雜糧攝入占每天主食的1/3為宜,麥片相對于其它粗雜糧來說更容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