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于196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醫院,為國內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示...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馬建中副局長到我院調研工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馬建中副局長到我院調研工作
時間:2012-11-03 13:59來源:求醫網
2010年7月1日,驕陽似火,冒著35度的高溫,醫院黨委古展群書記代表全院黨員親自登門拜訪了我院最老的共產黨員——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
古書記首先說到:“今天是七一黨的生日,我代表醫院黨委拜訪您老人家。感謝您一直為黨的事業、為中醫事業鞠躬盡瘁。”然后,古書記談到昨天是廣東“扶貧濟困日”,大學表彰我院為扶貧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鄧老帶頭捐款資助連平農戶,起了很好的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全院1700多人,已經為貧困農民捐款57多萬元。
鄧老1958年入黨,作為一名老黨員,他語重心長地寄語醫院今后要大力抓好3個拳頭工作:1、建立經典臨床研究院,讓經典回歸臨床。現在,我院已建立研究院,下來就要切切實實做好讓經典指導臨床的工作。2、加強對重癥肌無力的研究和臨床工作。建議設肌肉病科,讓我院中醫治療該病的特色和優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3、把我院治療股骨頭壞死這塊招牌打得更響。他希望醫院要進一步壯大自己的根基和影響力,要挖掘優秀中醫人才,充分發揮其潛能,把我院建設成為國內最優秀的中醫院。此外,中醫創新就像蟬鳴脫殼孕育新生命,我們要著力從幾千年的中醫寶庫中挖掘出新的內容。
古書記表示會把鄧老的期盼轉告醫院班子認真討論和落實。拜訪的最后,古書記親自為鄧老胸前戴上黨徽,在黨的生日這一天留下了難忘的溫暖一瞬。6月24日上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馬建中副局長一行5人在廣東省中醫藥局曹禮忠副局長的陪同下,來到我院進行中醫藥工作調研督導。
馬建中副局長在樊粵光院長、古展群書記的陪同下首先來到了門診大樓,一進門診大廳,馬局長看到如此多的病人十分驚嘆“這么多病人呀”!樊粵光院長介紹說,我院日平均7000人次的門診量,中藥飲片一天的銷售是5噸左右,幾乎每位患者都開有中藥。在參觀內分泌專科時,樊院長、古書記特別向馬局長介紹了該科是國內最早把經方運用到臨床的科室,“經典回歸臨床”是它的一大特色,連續八期在我院舉辦的“國內經方班”,是我院中醫繼續教育項目一大品牌,吸引了國內各地以及海外的中醫藥專家參加。馬局長聽了很高興,他說:我們就是要傳承中醫藥傳統,挖掘中醫藥特色,使之發展光大,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馬局長還詳細地詢問了該科的住院病人,并與該科負責人等進行了交流。
樊粵光院長、古展群書記隨后與馬建中副局長進行了座談。樊院長簡要介紹了我院中醫藥建設的主要成績,并就當前醫療政策、醫療改革形勢下,我院中醫藥建設與發展所遇到的困難向馬建中副局長進行了匯報。古書記也談了我院建設與發展的一些想法。
馬建中副局長仔細聽取了匯報。他在發言中首先肯定我院中醫藥建設的成績,指出取得這些成績是與我院具有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是分不開的,尤其是我院開設具有中醫特色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學》病區,這在國內單獨個例,使中醫經典與臨床緊密相結合,促進中醫藥的不斷發展;同時認為我院的文化氛圍也是非常濃厚,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出來,從90年代的無償救治好軍嫂韓素云,到近期袁浩教授與患者李敬齋之間的感人事跡都能夠反映出醫院文化建設的成果。
接著馬建中副局長就目前醫療政策、醫療改革形勢對醫院的影響談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我們中醫醫院應積極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應對醫改的所帶來的沖擊。今后,中醫醫院建設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只要能夠完成國家衛生任務,無論中醫醫院還是西醫院都一樣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如今西醫院不斷引進中醫特色診療設備就是較好的證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中醫藥建設成果突出,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多次來院視察,這同時也說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醫改中責任重大,一定要堅持中醫為主的發展方向,開拓思路,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在國內中醫醫院中起到榜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