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始建于1953年,至今已有60年歷史,是“國內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遼寧省衛生系統“誠信服務杯” 標兵單位,大連市文明單...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 醫院資訊 > 早期防治帕金森病
早期防治帕金森病
時間:2012-11-03 17:07來源:求醫網
帕金森病(簡稱PD)是年由吉·帕金森醫師發現的,又叫震顫麻痹。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慢性進行性疾病。至今原因不明。主要病變在腦內黑質和紋狀體,病因可能與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損傷大腦神經元等因素有關。
現已查明,腦內一些物質代謝紊亂是本病的根源。腦內有一種物質叫多巴胺,另一種物質叫乙酰膽堿,正常時這兩種物質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之中,本病患者乙酰膽堿相對增多。人從35歲后,每10年就有6.9%的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當80%的神經元死亡時,就可能出現PD癥狀。本病的患病率60~69歲為1%,70歲以上為20%。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男性多于女性。我國張振馨教授年6月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的文章稱:我國老年人口中約有1%的人患有PD,估計有200萬人以上。但我國PD患者中有48%的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PD(鄉村占68%,占37%),63%的人早期沒有得到治療。
PD起病緩慢,最初癥狀輕微,往往不被人注意。一般人認為人老了手發抖是常事而被忽略。德國科學家特倫科·瓦爾德教授說,夜間睡眠中大喊大叫或亂踢亂打的行為,可能是PD先兆:80%~90%的PD患者有這樣的睡眠障礙,往往5~10年后發展成PD。美國贊姆斯·伯維爾在明尼蘇達跟蹤研究4 741人,發現有焦慮和悲觀的人,2.5%以上在十幾年后患了PD,認為焦慮和悲觀等不良情緒與PD之間有一定的關系。
PD最引人注目的癥狀是:(1)震顫。60%~80%的病人最初出現緩慢有節律性的和靜止性的震顫,約每分鐘4~5次,安靜或靜止時震顫明顯,運動時反而減弱或消失,睡眠中完全消失。不僅手腳發抖,連頭部、面部、口唇、舌等都可能不由自主地抖動。(2)肌肉強直。早期前臂和手指的肌肉僵直,寫字歪扭,越寫越小。眼神發直,很少眨眼睛,雙腿關節彎曲。(3)行動遲緩。動作緩慢,行動不協調,精細動作有困難,如系鞋帶、扣扣子,嚴重者行動困難。(4)姿勢異常。頭向前伸,軀干向前傾,雙膝彎曲,起步困難,起步后越走越快,有人拖著腿走路。
目前對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和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均有很大進展,可以緩解癥狀,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有些病人未得到及時早期防治,發展成智能障礙,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痛苦。適合手術治療者,應考慮腦立體定向破壞丘腦腹外側核及腦內移植術等。但目前手術治療者仍是少數。
藥物治療可用抗膽鹼性藥物,以遏制乙酰膽鹼的興奮作用;或用左旋多巴以補充腦部多巴胺的減少。借以增強多巴胺的作用。這兩種藥可以單獨或合并用,開始時單獨用為好。增加多巴胺的替代治療,現在常用的藥物如左旋多巴,能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刺激腦組織產生多巴胺的藥物,如溴隱停等。對抗乙酰膽鹼的藥物,如安坦等。還有金剛烷胺,也有增強多巴胺的作用,但有腎病者禁用。
合理用藥也不能阻止病程進展。左旋多巴的療效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而逐步下降,用藥7~8年時,從初期的病情控制80%左右下降為30%~40%。因此合理用藥是很重要的。藥物治療必須在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