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占地19.16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在編職工人數330余人,開放床位204張。醫院規劃布局合理,環境整潔。院內古樹參天... [ 詳細 ]
中醫的色彩和味道
時間:2013-03-06 10:51來源:求醫網
中醫對于疾病的認知,采取“取類比象”的整體性觀察方法,通過對現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內在機理,進行辨證論治。所以說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測,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紅色、黃色、綠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見的顏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們日常飲食中離不開的滋味。按照中醫理論中的“取類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學說與環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結合起來,環境的色彩、食物的滋味不同,其對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心屬火 紅色和苦味入心
紅色具有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增強血液循環、促使神經系統興奮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濕、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益腎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所以,中醫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葉、咖啡、可可等。
肝屬木 青(綠)色和酸味入肝
青綠色可調節體內平衡,消除緊張情緒,起鎮靜作用,有助于減輕頭痛、發熱、暈厥失眠。酸食能開胃,增強肝功能,利于鈣、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檸檬酸等。
脾屬土 黃色和甜味入脾
黃色具有刺激神經和消化系統,加強邏輯思維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補熱量、養氣血、緩解疲勞、調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屬金 白色和辣味入肺
辣入肺,可發散、行氣、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代謝,可祛風散寒、解表止痛。
腎屬水 黑色和咸味入腎
咸味能軟堅潤下,能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壓平衡及水鹽代謝,可增強體力和食欲。在嘔吐、腹瀉及大汗后,適當喝點淡鹽水,可防止體內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醫最講究平衡,五彩繽紛的生活環境和飲食中的五味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若調配得當,可健體益身,若過之則會不利健康。如居室采用大量紅色裝飾,易使人產生焦慮,易于疲勞;太多的黃色裝飾易使人情緒激動,不易平靜。多食苦味會引起腹瀉、消化不良等癥;常食甜食,可使人體血糖上升,膽固醇增高,動脈硬化,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過量食鹽會加重腎臟負擔,誘發高血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