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婦幼保健院是惠州市單獨一所二級甲等保健院,是非營利性公立醫療保健機構,隸屬惠城區政府。下設中山南門診、江北院區。1994年被衛生部授... [ 詳細 ]
牙齒的生長發育
時間:2012-11-05 11:35來源:求醫網
小兒乳牙由上、下各4顆切牙、2顆尖牙、4顆磨牙組成,共20顆。開始萌出的時間,早的4個月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0至12個月,出牙時間的個體差異較大。雖說應在約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牙齒,不過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時間差距在半年之內都算正常。所以,一般無需過度擔心,通常只是長牙時間的快慢不同,并不會影響到牙齒的功能。
臨床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小孩子1歲左右才出第一乳牙的,仍屬于生理范圍。但我們一般將10個月未萌牙判定為出牙延遲。
寶寶出牙延遲原因:
1、母親妊娠期如果鈣的攝入不足可以影響胎兒乳牙、恒牙的鈣化和骨骼的發育,寶寶出生后易出現佝僂病。
2、萌牙時間晚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如果嬰兒的父母出牙晚,寶寶出牙也可能較晚。
3、健康的牙齒結構需充分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D等營養素和甲狀腺激素。如果出現營養素的缺乏,也會導致出牙延遲。寶寶乳牙遲萌最常見的原因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俗稱小兒缺鈣),因為缺鈣可遲至1歲多才出牙,而且牙釉質發育差,容易出現齲齒。
4、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齒生長。一直以流食為主喂養,喂養單一等,都會造成他們出牙晚。
5、牙齒發育異常時可見外胚層發育不良與甲狀腺功能減低等疾病。
寶寶出牙延遲的處理:
1、做到合理喂養,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如餅干、饅頭、蔬菜、水果等,既補充營養,又有助于乳牙的發育。
2、多曬太陽。陽光是較好的維生素D“活化劑”,常曬太陽可以幫助寶寶骨骼健康成長,促進鈣的吸收,預防和治療佝僂病。曬太陽是一門學問,想要科學的曬太陽,就要注意給寶寶選擇適當的時間、適合的穿著和適宜的環境。曬太陽的時間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應盡量暴露皮膚讓陽光直曬,寒冷季節可只露出面部和雙手。曬太陽時要注意保護眼睛,可用紗巾或帽子等物遮擋一 下。夏季曬太陽應注意防止皮膚灼傷,可以在陽臺或樹蔭下活動;冬季要避免著涼而感冒;屋內曬太陽應打開窗戶,因為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寶寶年齡大小而定,要循序漸進,可由十幾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3、給孩子補鈣與否,主要是要根據孩子的身體實際情況來決定,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鈣,但要結合檢查及其所表現的癥狀進行綜合分析來決定。孩子缺鈣常表現為囟門閉合遲緩、頭發稀少、出汗多、愛哭鬧等,此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鈣制劑和魚肝油滴劑,并注意輔食合理,對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
寶寶出牙“不良”反應:
1、發熱:有些寶寶在牙齒剛萌出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只要體溫不超過38°C,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C,并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2、腹瀉: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應暫時停止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以粥,細、爛面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數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
3、流涎(俗稱流口水):多為出牙期的暫時性表現,應為寶寶戴口水巾,及時擦干流出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