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立醫院位于上饒中心城區繁華地段五三大道,是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家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一所始建于1951年的公... [ 詳細 ]
上饒市立醫院位于上饒中心城區繁華地段五三大道,是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家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一所始建于1951年的公...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6 10:50來源:求醫網
誤區1:冠心病和高血壓是老年人才得的病
不少年輕人認為,冠心病和高血壓是老年人才得的病,與自己無關。其實不然。就高血壓而言,僅在我國6~18歲的中小學生中,高
血壓的發病率就已達到8%。當然,這其中一部分是繼發于其他疾病而出現的高血壓。對于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應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是30歲以后,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并且糾正誘發血壓增高的飲酒、口味過咸等不良習慣。那么,冠心病呢?冠心病就是心臟血管的動脈硬化了。這種過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當然,血管只有狹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時才會有明顯癥狀。由于遺傳、飲食、生活習慣以及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人發病年齡也不一樣,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現明顯癥狀。可是目前,很多年輕人出現了冠心病心肌梗死,有的還因此而死亡。這些都提醒我們,年輕雖然是最大的財富,但不是保險箱,能否很好地利用這個財富,還取決于您自己!
誤區2:好不容易活動一下,運動量要大一些
現代很多人工作緊張,長期超負荷運轉,沒時間鍛煉。偶爾有一點放松時間,便想起“生命在于運動”的名言,于是跑到健身房狂練一番,或是一口氣爬到山頂。他們以為這樣對身體有好處。殊不知,這樣做的危害更大。前不久,國內兩位企業界的名人相繼在健身房運動時發生猝死,令人扼腕!這些人長期工作緊張,體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蓄勢待發。一旦激烈運動,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發生意外也就不足為奇了。運動后有點喘,微微流汗,講話不累,就表示此次運動強度適當。若活動后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明顯感到疲乏,甚至有頭暈目眩等不適癥狀,說明運動過量了。
誤區3:心絞痛能扛就扛,盡量不吃藥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時犯心絞痛的時候,總是先忍著,盡量不吃藥,以為經常吃藥,以后就無效了。其實不然。心絞痛的急救用藥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長期吃且每天吃的頻率又很高的時候,才可能產生耐藥性;間斷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會形成耐藥性。另一方面,心絞痛發作時,及早服藥治療,可以迅速緩解病情,減輕心肌損傷的程度,減少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誤區4:急性心肌梗死寧可保守治療,也不愿意手術
有些冠心病患者對新技術、新療法了解太少,覺得手術有風險,在緊急時刻不愿選擇較好急診介入手術,錯失救治良機甚至失去了生命。其實,冠心病介入治療已有20多年歷史,它為冠心病提供了藥物治療以外的又一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療創傷小、效果好。可是有資料表明,僅有30%的急性心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發病后6小時內接受了緊急介入手術;高達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種種原因選擇了藥物保守治療,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變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如果經濟條件許可,介入治療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誤區5:冠心病放上支架就萬事大吉
很多經常心絞痛發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術后癥狀迅速消失,甚至恢復了體力活動。因此,有些人錯誤地以為,放完支架后就沒事了。其實,支架治療只是一種物理治療。它通過改善血管局部狹窄,從而減輕心肌缺血而使心絞痛得到緩解。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其他部位同樣也會發生狹窄,冠心病的危險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說冠心病沒有治愈。況且,有些患者血管病變較多,支架只放在了幾個重要的部位,還有的狹窄血管沒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萬事大吉了,同樣應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且應根據病情按醫生要求繼續服藥治療。
誤區6:血脂化驗結果正常就無需降脂藥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圍,可是大夫卻給他開了降脂藥,他們認為這是胡亂用藥。其實不然。近年來國內外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血脂化驗檢查結果在正常范圍并不一定就不需要治療,關鍵要看個體情況。例如,LDL-C為135mg/dL,對于一個無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健康人而言,確屬正常范圍無需降脂治療;但對患過心肌梗死,做過支架治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患糖尿病或同時有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則該血脂水平就偏高。把LDL-C降至100mg/dL以下,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另外,對于急性冠心病患者,如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他汀類降脂藥如舒降之、普拉固等,可起到穩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這時候用降脂藥,其實是發揮該藥物降脂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而不是為了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