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肛腸醫院(暨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為國內單獨一所省級肛腸病專科醫院,是國家衛生部重點肛腸病專科建設單... [ 詳細 ]
常見的小兒肛腸疾病有哪些?如何預防?
時間:2012-11-07 11:56來源:求醫網
比較常見的嬰幼兒肛腸病有如下幾種:
1.直腸息肉:是小兒肛腸外科最常見的疾病,可占約30%,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便血。息肉的形狀一般像一粒帶蒂的小桑椹或楊梅或小葡萄,顏色由淡紅、深紅到紫紅均有,表面可光滑或小刺狀,,數目可單個或多個,距離肛門口可遠可近,有時可因排便而被帶出到肛門外。小兒一般無腹痛、里急后重感。長期少量出血可以引起小兒貧血,息肉還可能引起腸蠕動紊亂誘發腸套疊。
2.肛裂:多因糞便干結引起,它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排便時劇烈的疼痛。常發生在肛管后方正中,用雙手稍加分開一下肛門,可以看到這一裂隙,肛裂時出血量少色鮮紅,附在糞便表面或在手紙上可見;小兒因此而哭鬧、不愿排大便,又使患兒大便更加干燥,致肛裂長久不愈。
3.肛門周圍膿腫:小兒,尤其是新生兒、嬰幼兒皮膚嬌嫩,容易因大小便浸漬、粗硬不潔尿布的摩擦、粗糙手紙的損傷等,致化膿性細菌侵入引起。全身也可發熱,小兒可有哭鬧、拒食、嘔吐現象。如未治療可化膿破潰流膿形成肛瘺。
4.肛門瘙癢:小兒肛門瘙癢的一個常見疾病是蟯蟲病。蟯蟲寄生在腸道,雌蟲往往在夜間爬出肛門外排卵,蟲卵污染手指、衣被,然后直接或經過揚起的灰塵進入消化道,再發育成成蟲,因此發生自身的重復感染或感染他人。肛門瘙癢往往發生在夜間,影響睡眠。家長可在小兒入睡2-3小時后,檢查肛門周圍皮膚皺褶處,可發現白色線頭樣的成蟲。
5.脫肛:嬰幼兒的直腸與肛管上下處在一條直線上,其周圍組織比較松馳,肌肉比較薄弱(尤其是營養不良或有消化性疾病患兒),在2歲前后開始坐便盆排便,此時會陰底部所受腹壓要大,